《论语十则》学案

《论语十则》学案

ID:11901132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4

《论语十则》学案_第1页
《论语十则》学案_第2页
《论语十则》学案_第3页
《论语十则》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十则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虚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积累其中的成语、格言、警句。课时:2课时一、基础自学【课文导读】《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其中善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语录很有借鉴意义。它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远的影响,是先秦散文中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著作。《<论语>十则》是从中节选的十条,整篇都是人生格言,或谈求知态度,或谈学习方法,或谈修身做人,都给人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其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都是妇孺皆知的修身养性的名句。【学法指导】学习本

2、文首先要会读会写“愠,罔,殆,哉,悦”等生字,能理解并运用“温故知新,三省吾身、死而后已、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成语;其次要了解并记住文言文中常出现的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还要能区别、熟记文中谈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不同语句,并联系实际以指导自己的言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注解: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3、乎?传不习乎?”注解: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解: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解: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注解:孔子说

4、:“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注解: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解: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注解:孔子说::“(碰上)寒冷的

5、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解: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训练提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三省吾身(  )  罔(  )     殆(  )2.文学常识填空。(1)上世纪九十年代,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十大思想家之一。他是山东曲阜人,名丘,字   ,是我国    时期杰出的    、    、    ,是  家学派的创始

6、人,因其思想在中国影响很大,所以又被人称为    。(2)《论语》是一部记录                  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宋代朱熹把它与    、    、    全称为“四书”。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1)温故知新(       )_____________(2)见贤思齐(       )______________(3)任重道远(       )____________(4)三人行,必有我师(        )____________(5)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6)思而不学则殆(

7、        )______________(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假字  读音  意思      。(2)诲女知之乎!  通假字  读音  意思      。(3)是知也。  通假字  读音  意思      。3.“而”字在初中有四种用法需掌握:A表顺承 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