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二单元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二单元试题

ID:11913852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4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二单元试题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二单元试题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二单元试题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二单元试题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二单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二单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检测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48分)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8分)①鳏(guǎ)孤独②前合后(yǎn)③(máo)贼④愁兴(lán)珊⑤汗(céncén)⑥凝(yē)⑦(wǚ)逆⑧繁文(rù)节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7分)(1)被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代表着莎士比亚艺术的顶峰。(2)《窦娥冤》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的代表作。元杂剧是戏曲形式的一种。戏剧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杂剧角色分、、净、杂四类。杂剧剧本由、、科介

2、组成。杂剧的音乐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比如《窦娥冤》中的【正宫】【端正好】,【正宫】是,【端正好】是。(3)根据提示填空:A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长亭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多用来表示。B “___________”文学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1)人生如梦,。(苏轼《赤壁怀古》)(2)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4)千古江山,。

3、舞榭歌台,。(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6)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醉花阴》(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8),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典故其中一句是: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10)《念奴娇》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11)《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

4、。第9页共9页(12)传说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是“重湖叠巘清嘉,,。”4、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念去去/千里/烟波C、便纵/有/千种/风情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5、古诗常用典故,对下列词句中用典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④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A、①周瑜②诸葛亮③刘裕④拓跋焘B、①诸葛亮②刘备③刘义隆④

5、拓跋焘C、①诸葛亮②孙权③刘义隆④拓跋焘D、①周瑜②诸葛亮③刘裕④拓跋宏6、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3分)A、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B、苏轼——《念奴娇》——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C、李清照——《声声慢》——雁字回时,月满西楼。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7.参照示例,用一句话点评中外文学名著。(4分)示例1:《红楼梦》——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示例2:《家》——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的缩影(1)《窦娥冤》——(2

6、分)(2)《哈姆雷特》——(2分)第9页共9页8、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句子,使内容相对,句式一致。(8分)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  ,西北文化则是;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         ,西北文化则是        。二、课外诗词阅读(24分)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14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7、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注释: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③舴艋:小船9、①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②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10、“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第9页共9页。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