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ID:11915662

大小:435.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4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_第1页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_第2页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_第3页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_第4页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1.地理位置松辽盆地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在亚洲地层分区中,处于北亚陆间区和环太平洋陆缘区的交接位置。白垩纪时期是盆地发育的主要阶段,沉积了厚达万米的非海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正常河流相、湖泊相和沼泽相碎屑岩地层,地层剖面完整,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陆相白垩纪地层的理想地区之一。松辽盆地为一近北东向、北北东向的菱形盆地,周边为丘陵和山脉所环绕,西部为大兴安岭山脉,东部为张广才岭,北部为小兴安岭山脉,盆地内部则是松花

2、江、嫩江和辽河水系冲积形成的平原沼泽。规模:长750km,宽330-370km,面积约26万km2。2.大地构造背景中国东北部及其邻区包括四个构造单元:北部是北亚大陆区,由西伯利亚地块和中西伯利亚地块组成;南部是中朝大陆区,由塔里木一中朝地块组成;中部是北亚陆间区;东部为环太平洋区。而中国东北地区就处在西伯利亚、华北和太平洋三大板块所夹持的区域,由多个微板块主体在前中生代拼合成统一的复合板块,并在中新生代时期,在板块的东缘受到环太平洋板块拼贴和洋壳俯冲作用(Dobretsovetal.,2004

3、;郊瑞卿,2009),北缘受到蒙古一鄂霍茨克海缝合带俯冲一碰撞作用的多重影响。区域构造变形经历了前中生代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板块拼合造山作用及其之后的中、新生代板内构造作用改造,具有不同的构造指向和复杂的变形样式(郊瑞卿,2009)。前人从构造演化角度,根据块体边界主缝合带构造特征和块体内部构造演化,将东北地区主要构造单元划分为(郑瑞卿,2009):1)华北板块北缘;2)松嫩-张广才岭微地块;3)大兴安岭微板块:甘南逆冲拆离构造及华力西期板块俯冲带和乌奴尔逆冲拆离构造带;4)额尔古纳微板块:喜桂

4、图旗逆冲拆离构造带和额尔古纳基底隆起带;5)兴凯徽板块;6)佳木斯徽板块;7)那丹哈达增生地体(WangandMo,1995;任纪舜等,1990;李锦轶等,1999;邵济安和唐克东,1995;张贻侠等,1998;张梅生等,1998;任纪舜等,1999;李锦轶等,2004b;谢鸣谦,2000;Liuetal.,1998;Wuetal,200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1993)。松辽盆地主体就位于松嫩-张广才岭微地块,盆地南部坐落在华北板块北部陆缘增生带(葛荣峰,20

5、09)。3.区域构造演化3.1盆地基本构造特征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松辽盆地盖层可分为下部断陷沉积层序(包括火石岭组、沙河子组和营城组),中部坳陷沉积层序(包括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和上部反转期沉积层序(包括四方台组、明水组和新生界)。以断陷期层序和坳陷期层序为主,二者在沉积特征和构造特征上又有很大差别,但都表现为受先存基底构造的严格控制。盆地演化过程中,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或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的边界、轴向、沉降沉积中心和构造单元分区,基底断裂的多期活动也直接影响了盖层断层

6、发育、沉积建造和局部构造的形成。3.2松辽盆地区域构造演化松辽盆地主要经历了5个构造演化阶段,即成盆先期褶皱阶段、初始张裂阶段、裂陷阶段、沉陷阶段和萎缩平衡阶段(图1.2)。图1.2松辽盆地形成及演化示意图1)成盆先期褶皱阶段:古生代末期欧亚板块向南东方向运动,与古太平洋板块碰撞,使大陆受到强烈挤压,中国东北和日本诸岛发生大规模褶皱,松辽板块大范围抬升,伴随强烈岩浆活动,有大规模的花岗岩浆侵入,深部莫霍面可能发生起伏。三叠纪早期经过侵蚀夷平,略具准平原化。2)初始张裂阶段:中、晚侏罗世,地表经前

7、期剥蚀,岩石圈较薄,深部莫霍面拱起已达较高程度,上地幔造成局部异常,产生热点,导致了盆地早期的初始张裂,形成规模不等的裂陷,沿断裂发生强烈的岩浆活动。此时盆地西部地壳破裂较强,火山活动强烈,而东部地壳破裂不完全,以产生裂陷为主,充填了巨厚的裂谷式补偿沉积。3)裂陷阶段:早白垩世早期,盆地中部莫霍面拱起异常,地幔作用明显,造成持续拉张。此时,孙吴—双辽地壳断裂活跃,中央断裂带隆起上升,两侧形成拉张断陷,断陷沉降速度快、物源多、水动力强,沉积补偿作用好,因而沉积物以较粗屑类复理石建造为主,并形成目前

8、盆地的雏形。沙河子组形成时期盆地以伸展为主,伴随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一系列新的北东、北北东向展布的断陷盆地。营城组形成时期,松辽盆地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向西挤压,初始裂谷未能继续扩展,导致断陷趋于萎缩,伸展率减小,构造沉降幅度降低,盆地周缘开始隆起。4)沉陷阶段: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圈逐渐冷却,产生热收缩,盆地大幅度沉降,沉降速度和规模不断扩大,在上地幔拱起最高地带,形成中央深坳陷。随后分别在青山口组和嫩江组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湖侵,使松辽盆地在27Ma(92~65Ma)内形成了厚达3000m的河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