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分圈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成都市分圈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ID:11930843

大小:2.10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15

成都市分圈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_第1页
成都市分圈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_第2页
成都市分圈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_第3页
成都市分圈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_第4页
成都市分圈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都市分圈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期成都市农业委员会 2006年5月31日成都市分圈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2006年5月30日)市农委  市推进办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全面推进,我市一、二、三圈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均明显加快,各圈层经济社会总量指标及人均构成发生显著变化。为便于各级领导了解掌握这种变化趋势,市农委、市推进办会同市统计局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统计和分析,现将分析情况如下:一、人口构成和变化情况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达到1082.03万人,比上年增加22.34万人,增长2.1%。其中,农业人口538.1万人,同比减少67

2、.89万人,减少11.2%,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由2004年的57.2%下降到2005年的49.7%。分圈层来看,第一圈层(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高新)共有人口292.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按26公安部门人口统计口径,此圈层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00%;第二圈层(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县)共有人口329.6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为62.7%;第三圈层(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金堂、新

3、津、蒲江、大邑)共有人口460.3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2.5%,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为71.9%。从人口的构成及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一圈层的人口比重在上升,二、三圈层的人口比重在下降,农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二、三圈层,充分说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正在向城镇集中。(见表1、图1、2)表1:分圈层人口构成及变化情况表圈层总人口(万人)占全市总数比重(%)2005年农业人口2005年2004年2005年2004年数量(万人)占本圈总人口比重(%)占全市农业人口比重一圈层292.0427

4、8.427.026.3000二圈层329.68325.6130.530.7206.8662.738.4三圈层460.31455.6842.543.0331.2471.961.6全市合计1082.031059.69100100538.1049.710026二、耕地面积构成和变化情况2005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528.48万亩,比上年减少7.86万亩,减少1.5%。按总人口计算,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为0.49亩;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为0.98亩。各圈层耕地面积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为:一圈层1.9%、二圈

5、层36.6%,三圈层61.5%。从变化的情况看,一圈层耕地减少的幅度最大,与2004年相比减少20.3%,二圈层减少1.95%,三圈层仅减少0.44%。说明一圈层的城市化进程最快。(见表2、图3)表2:各圈层耕地面积构成及变化情况表圈层耕地面积(万亩)占全市总面积比重(%)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亩)2005年2004年2005年2004年按总人口计算按农业人口计算一圈层10.0612.631.92.40.03二圈层193.59197.4436.636.80.590.94三圈层324.83326.2761.

6、560.80.710.98全市合计528.48536.341001000.490.98图3:全市耕地面积构成情况三圈层(61.5%)二圈层(36.6%)一圈层(1.9%)三、GDP及各产业构成情况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37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2.29亿元,占7.72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07.67亿元,占42.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81.05亿元,占49.8%。分圈层来看,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中,第一圈层占49.8%,第二圈层占2

7、9.9%,第三圈层占20.3%,各圈层所占比重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一圈层占1.8%,下降1.1个百分点;二圈层占39.9%,下降0.3个百分点;三圈层占58.3%,上升1.4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一圈层占43.4%,上升0.7个百分点;二圈层占38.1%,下降0.7个百分点;三圈层占18.5%,持平。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一圈层占62.8%,上升0.2个百分点;二圈层占21.5%,下降0.1个百分点;三圈层占15.7%,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分析,一圈层综合实力最强,一产业逐步萎缩

8、,三产业最发达;二圈层次之,第一产业占有10%的比重,二产业占50%以上;三圈层经济实力较弱,一产业比重超过20%,二、三产业相对比较均衡。(见表3、4、5、6、7,图4、5、6、7、8、9、10、11)表3:全市GDP构成情况表圈层GDP总量(亿元)占全市比重(%)2005年2004年2005年2004年一圈层1124.97955.5749.849.8二圈层674.23572.2329.929.8三圈层45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