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前期与场地设计

建筑前期与场地设计

ID:11935713

大小:9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5

建筑前期与场地设计_第1页
建筑前期与场地设计_第2页
建筑前期与场地设计_第3页
建筑前期与场地设计_第4页
建筑前期与场地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前期与场地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知识第二节场地选择一、基本原则符合地域、城市、乡镇总体规划节约用地,不占良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符合国家现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法规规定有利于保护环境二、场地选择基本要求资源;能源供应条件场地面积(建筑基底、广场道路、停车场地、露天堆放场地和绿化面积);地界地貌资料;气象基础资料(气温、降水量、风、云雾及日照);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资料;交通运输条件;给水排水条件;电信需求条件;安全保护;景观环境;施工条件等三、公共建筑场地选择旅馆、剧场、电影院、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展览馆;百货商店;银行、办公楼、高校校址、中小

2、学、托儿所幼儿园、综合医院、电台电视台、停车库、停车场、汽车客运站等四、居住住宅场地选址要求环境条件优越地段,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用地节约紧凑,群体住宅组合还应注意功能方面的要求如日照、通风、密度、朝向、间距、防噪声、环境幽静条件等,以达到居住方便、安全、利于管理等要求;在I、II、III、IV类建筑气候区,主要应利于冬季日照、防寒、保温与防风沙,在III、IV类建筑气候区考虑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入室要求;在丘陵和山区,除考虑布置与主导风向关系外,尚应重视因地变化而产生的地方风对建筑防防寒、保温或自然通风的影响。居住建筑经济的基本概念:人口毛

3、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面积毛密度;净密度;建筑容积率;住宅建筑净密度;建筑密度;改建拆建比、每公顷土地开发测算费及单元综合测算投资经济指标。10第三节建筑规划(根据项目建议书及设计基础资料,提出项目构成及总体构想。包括:空间要求、空间尺度、空间组合、使用方式、环境保护、结构造型、设备系统、建筑面积、工程投资、建筑周期的一个完整实施工程计划)要前期策划中应考虑的因素:一、选址与建筑场地的相关因素地理位置、平面图、高程图、城市规划或现状图

4、,是否利于三通一平;气候条件、水文、水质、日照、冻融、雨水、洪水十年、五十年以至百年的记载,对水库、电厂、机场、公路、铁路及特殊构筑物的建筑形式及功能的影响自然状况,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现有植被、生态环境等对建筑分区带来影响人文环境、人流密度、成分、预计发展相邻建筑、构筑物、地下管网、设备、设施的分布情况及相互关系水、电路状况,远、近期规划和展望经济价值,土地利用率,开发使用前景、地价法律、法规、契约手续、地界划分,以及使用权限等问题二、建筑功能的相关因素三、建筑造价的相关因素四、建筑法规的相关因素人的行为因素;根据建筑所属不同功能类型满足其各自特殊

5、功能要求;空间因素(群体---单体-----具体使用空间细部及组合)五、建筑策划的内容总体布置(场地功能分区;交通组织;主要入口;争取绿化面积(现代城市绿化系数不应小于20%);朝向与节能;消防要求(消防通道、主体临空要求、建筑长度、宽度、高度限制、建筑院落尺寸,多、高层建筑差别,消火栓数量、间距,消防水池容积);地下管网;处理好人文景观)建筑设计考虑(建筑环境和功能;建筑技术及其对平面的影响;空间组合制约立面;剖面设计)结构选型设备选择(供电设备、供水、排水、供热、空调系统(冷媒不用氟里昂,应用溴化锂以减少环境污染和防止设备噪声超标))建筑面积计算

6、建筑工程造价估算建筑周期第四节场地设计简述第五节场地地理特征一、地形地貌地形图:区域性常用1/5000~1/10000;总图常用1/500~1/1000;图例中有地物符号、地形符号和标记符号10地图方向与坐标;地形图高程与等高线二、气象日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每户住宅至少有一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h。而托幼、老年人、残疾人建筑及医院、疗养院,半数的居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3h。有效日照时间按太阳日出至日落方位角(高度角)运动中的8点至16点,长达7~9h要求。日照标准若提前至大寒节气,日照时数增至3h规定。日照间距系数;日照在不同方向的

7、折减;日照百分率;风象:风向;风速;污染系数;局地风;其他气象条件:气温、降水量(雨雪冰雹)、湿度、气压、雷击、云雾、静风等三、地质地质:地基承载力小于100mpa,应注意地基的变形问题地震:震级、地震烈度、设计烈度直接影响场地设计,九度地震设计烈度区不宜建设,八度以下地震区建筑要注意高度、密度、防火、防爆、疏散等措施不良地质现象:冲沟、崩塌、滑坡、断层、岩溶、人工采空区四、水文地下水质深度变化影响工程地基基础处理和施工方案。地表水体要注意流量、流速、水位变化,特别是最高洪水位、频率,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场地排水径流、坡度要顺畅。第六节场地设计总平面

8、布局一、场地设计总平面要点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工程特点注重:节地、节能、节约水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