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ID:11940514

大小:5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5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_第1页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_第2页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_第3页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_第4页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质量监测员必须对去污区清洗环节、清洗设备进行质量监测,所有清洗、消毒设备必须由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定期进行维护保养2、借助目测和放大镜观察清洗后物品清洗质量;对器械的功能进行监测与校核。3、物品必须分类清洗、放置、规范装篮筐;准确区分手洗物品、机洗物品、高温和低温灭菌物品、特殊污染物品和一般用物。4、每日确保使用中的清洁剂、消毒剂、清洗酶、润滑剂、除锈剂类浓度有效、更换及时(有测试条件的应按照说明书进行相应测试;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

2、生物)。5、每次对使用中的各型清洗机与干燥机的装载、时间、温度、运行流程等进行监测。6、每年(有条件的应每锅)对清洗机的清洗性能进行监测。7、洗涤用水应每年进行化学监测。包装质量检测1.包装坚持三查七对:准备时查、核对时查、包装时查;对品名、规格、数量、性能、灭菌日期、失效期、双方签名等进行核对。2.盘、碗、盆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若需多个包装则器皿间应用吸湿毛巾、纱布、医用吸湿纸隔开,所有开口朝同一方向,以利蒸汽穿透。如有盖子应全部打开。3.金属气管导管:由外管、内管、管芯组成;检查时应将内管插入外管,其内

3、管长度比外管长度短1-2mm,管芯的尖端要求椭圆形,插入外管内椭圆部分应突出外管0.5cm,其周围必须完全闭合,内外管上的固定器必须灵活、易转动,但不可松太,以免脱落。4.持针器:其颚夹面之咬合无磨损,取一根与持针器相称的缝合针,用持针器夹住缝针,将卡锁在第二锁齿的位置,试着摇动缝针,如果缝针可以用手轻易地抽出,则表示持针器功能不佳,需要更换。5.剪刀的检查:剪刀应锋利,不可有钝、卷曲、缺口的现象。需要检查剪刀在闭合时有无空隙,主柄是否对称,关节松紧度合适不应自动弹开,螺丝无松动;5cm以上的剪刀必须能够以

4、刀尖处一次剪齐4层纱布;5cm以下的剪刀,则应以刀尖处一次剪齐两层纱布;眼科剪不用此法检查,以防损伤精细器械。1.有关节的器械的检查:关节活动要顺畅,检查咬合功能,咬齿完整,松紧合适,对合整齐,尖端部分要紧密闭合,无扭曲、无变形,边缘圆滑无磨损;检查器械的锁齿,可将钳子夹紧橡胶管,然后抖动,自动弹掉者予以更换;也可将器械卡锁在第一齿的位置,持着器械的另一端,而以锁齿的部位在手掌拍打,如果器械因此弹开,则表示锁齿功能不佳;检查器械的张力,需把器械合并,两边齿干上锁,齿间应有1mm左右的距离,若发现关节较紧,可

5、用水溶性的润滑剂喷在表面及关节上。2.需要拆卸的器械必须拆卸;有关节的器械必须打开关节;锐器尖端应加保护套。3.官腔类物品必须盘绕放置,不可打折;接头开关必须打开,以确保管腔通畅。4.使用无纺布和棉布包装材料,不得少于两层。5.一次性纸塑包装材料密封宽度应大于6mm,保证热封严密完整。边缘的灭菌日期、灭菌效期应清晰明确。6.硬质容器必须一用一洗,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筛孔打开,容器内容物不易装的过多过紧。1.打包的程序应规范化,各种包内的物品齐全、性能好、包名与包内物品相符,包内有指示卡、包外有指示胶带。包外应标

6、示清楚、项目齐全,包括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操作者、核对者、灭菌锅号,锅次、、等相关信息。2.各种包类必须包装严密,松紧适度。大小、重量适宜:金属器械包不超过7kg,敷料包不超过5kg;使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包的体积不超过30cm*30cm*25cm;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包的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3.干热灭菌的物品包装体积不超过10cm*10cm*20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超过1.3cm;油剂、粉剂厚度不超过0.635cm。灭菌质量监测(一)待灭菌物品装载质量检测1.装载量:下排气式

7、蒸汽灭菌器与预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分别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80%和90%,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2.物品装放时需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上下左右需要一定空间,大于或等于2.5cm以利于蒸汽流通。灭菌包不直接接触灭菌器的内壁及门;最上层灭菌包距离灭菌器顶部7.5cm。3.尽量做到同类物品同锅灭菌。不同物品混合装载时,以难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标准。难于灭菌的大包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在下层;敷料包放在上层,金属包放在下层。4.金属器械包与自动启壁式筛

8、孔容器应平放;布包类物品应垂直放置;盆盘碗类包稍倾斜、侧立或倒立;纺织品类应竖立;玻璃瓶与管腔类开口应一致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5.小包应采用标准篮筐装载存放;纸塑包装物品灭菌时应将纸塑相间交错并垂直放置;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筛孔全部打开。6.干热灭菌待灭菌物品装载:物品放置不能超过灭菌器的2/3,包与包的间隔不少于2cm,物品不能与灭菌器底部及周围侧壁接触。(一)灭菌过程及结果质量监测1.物理监测:每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