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焦 文献综述

产业聚焦 文献综述

ID:12017912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产业聚焦 文献综述_第1页
产业聚焦 文献综述_第2页
产业聚焦 文献综述_第3页
产业聚焦 文献综述_第4页
产业聚焦 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聚焦 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业聚集张爽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摘要:产业聚集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产业聚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有现象和有效组织形式,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国外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聚集区内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可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可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关键词:产业聚焦;经济动因;规模经济产业聚集(IndustryCluster)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l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

2、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近年来,对产业聚集及相关内容研究颇多,尤其是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和印度班加罗尔以及意大利国等地区产业聚集成功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研究产业聚集业已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及企业区位理论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一、西方学者关于产业聚集形成的经济动因研究:1、从社

3、会化专业分工的角度亚当·斯密最早用分工深化理论解释经济增长,他的“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表述了分工与市场范围的关系,隐含了产业聚集与分工之间的内在联系,后人称为斯密定理。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在某区域,他们在提供大规模产品的同时也会形成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魏心镇等认为分工与协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高技术增长中心发展的规模大小和水平差异,来自劳动分工、机构之间交易活动的结构,以及各种集聚经济。此外,集聚区

4、内劳动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既降低了创办企业的资本要求,也降低了单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使单个企业承担某个特定的工序成为可能。”[1]2、从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的角度马歇尔从外部经济(externaleconomies)与规模经济(scaleeconomies)的角度解释了产业聚集形成的经济动因。他认为:企业的区位聚集有三个原因:一是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市场,降低了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可能性;二是地方性产业可以支持非贸易专业化投入品的生产;三是信息或知识的溢出可以使聚集产业的生产函数优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

5、数,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区位,就越有利于企业所用生产要素的聚集,从而最终导致这一区域内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降低,并相应提出了工业区或产业区概念与工业区理论。外在规模经济概念不仅包含企业技术规模,还包含范围经济,这是一种建立在多样化经营基础上的规模经济。[2]贾国玺[3]认为规模经济是大企业的理论基础。将规模经济引入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是Krugman的一大贡献,规模收益递增在产业集聚形成方面的确有很大的解释力度。规模经济能够解释产业集聚的形成,但使得产业集聚当且仅当经济规模扩大时才能发生。根据这种逻辑,集聚

6、经济表现为两个层次:区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区域化经济是行业层面的规模经济,指企业投入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行业规模的扩大导致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城市化经济是行业间的规模经济,指企业投入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城市整体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城市化经济和区域化经济被认为是集聚效应的两种形式。事实上,根据上述思路建立的计量模型测量集聚效应时发现,集聚效应并不显著,甚至行业集聚效应指数是负数。如吉昱华的分析显示,以我国为例,产业集聚效应在15%的水平都不显著。而Moomaw(1998)在用二进制行

7、业和三进制行业分析行业层面的集聚效应时,发现有一半以上的行业集聚效应指数竟然是负数。这些实证分析并不能佐证区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个层面的集聚效应。看来,将产业集聚归于规模经济并不具有说服力。[4]3、从企业的竞争优势角度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5]在其《国家的竞争优势》中对加拿大、德国、丹麦、法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产业聚集现象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产业群(industrialclusters)概念;他认为,“群”通过三种方式影响竞争:首先,通过提高立足该领域的公司的生产力

8、来施加影响;其次,通过加快创新的步伐,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通过鼓励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并增强“群”本身来影响竞争。[6]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劳动分工原则。经济学家在研究“块状经济”中提出块状经济本质上是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块状经济通过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使更多的功能操作实现了内部规模经济;而且由于集群企业的联合需求可形成规模性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又为每个企业提供了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