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ID:12022630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_第1页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_第2页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_第3页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_第4页
资源描述: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inflammatorymyositis,IIM)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以四肢近端肌无力为主的骨骼肌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将其分为七类:①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②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③儿童皮肌炎(juveniledermatomyositis);④恶性肿瘤相关性PM或DM;⑤其他结缔组织病伴发PM或DM;⑥包涵体肌炎(inclusionbodymyositis,IBM);⑦无肌病性皮肌炎(amyopathicdermatomyositis)。

2、发病率大约在0.5/10万~8.4/10万人口,其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即10~15岁和45~60岁。其中肿瘤相关性肌炎与包涵体肌炎常发生于50岁以后。除包涵体肌炎外,女性患病率为男性的两倍,而包涵体肌炎则男性为女性的两倍。成人PM与DM约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70%左右。【病因】本病病因未明,目前多认为是在某些遗传易感个体中,感染与非感染环境因素所诱发,由免疫介导的一组疾病。(一)遗传因素对HLA的研究发现,具有HLA-DR3的人患炎症性肌病的风险高,抗J0-1抗体阳性的患者均有HLA-DR52,包涵体肌炎可能与HLA-DR、DR6和DQl关系更密切

3、。(二)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发现病毒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中的作用。给新生的瑞士鼠注射柯萨奇病毒B1或给成熟的BALB/C鼠注射心肌炎病毒221A,可产生剂量依赖的PM模型。患者在感染了细小核糖核酸病毒后,可逐渐发生慢性肌炎。(三)免疫异常本组疾病常可检测到高水平的自身抗体,如肌炎特异性抗体(myositisspecificanti-body,MSA),其中抗J0-1抗体最常见;PM/DM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突眼性甲状腺肿、重症肌无力、1型糖尿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等。【病理学】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病理特点为肌

4、纤维肿胀,横纹消失,肌浆透明化,肌纤维膜细胞核增多,肌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巨噬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也可出现。PM/DM免疫病理不同,细胞免疫在PM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典型的浸润细胞为CD8+T细胞,常聚集于肌纤维周围的肌内膜区;体液免疫在DM发病中起更大作用,主要为B细胞和CD4+T细胞浸润肌束膜、肌外膜和血管周围,肌束周围的萎缩更常见于DM。皮肤病理改变无显著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表皮轻度棘层增厚或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临床表现】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全身症状可有发热

5、、关节痛、乏力、体重减轻。肌力判定有助于对肌肉受损的程度、范围作出估算,从肌力的变化可以得知肌炎的活动度和所用药物的疗效。肌力分为六级:①0级:完全瘫痪;②1级:肌肉能轻微收缩,不能产生动作;③2级:肢体能做平面移动,不能克服重力而抬起;④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不能抵抗阻力;⑤4级:能抵抗部分阻力;⑥5级:肌力正常。(一)多发性肌炎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女性受累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2。常隐袭起病,病情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发展至高峰。常伴关节痛、晨僵、畏食、体重减轻和发热等全身症状。近端肢体肌无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有些患者伴有自发性肌痛与肌肉压痛

6、。骨盆带肌受累时出现髋周及大腿无力,难以蹲下或起立,肩胛带肌群受累时双臂难以上举,半数发生颈部肌肉无力,1/4可见吞咽困难,四肢远端肌群受累者少见,眼肌及面部肌肉几乎不受影响。可出现肺脏受累如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吸人性肺炎等;约30%可见心脏改变,如无症状性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甚至继发于心肌炎的心力衰竭。(二)皮肌炎在PM临床表现基础上,出现典型皮疹即可诊断DM。皮疹可出现在肌炎之前、同时或之后,皮疹与肌肉受累程度常不平行。典型皮疹包括以上眼睑为中心的眶周水肿性紫红色斑;四肢肘、膝关节伸侧面和内踝附近、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面紫红色丘疹,逐渐融合

7、成斑片,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上覆细小鳞屑,称Gottron征;颈前及上胸部“V”字形红色皮疹;肩颈后皮疹(披肩征);部分患者双手外侧掌面皮肤出现角化、裂纹,皮肤粗糙脱屑,如同技术工人的手,称“技工手”。此外,甲根皱襞可见不规则增厚,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其上常见瘀点。本病皮疹通常无瘙痒及疼痛,缓解期皮疹可完全消失,或遗留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或脱失、毛细血管扩张或皮下钙化。皮疹多为暂时性,但可反复发作。此型约占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35%。(三)恶性肿瘤相关性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约8%PM/DM伴发恶性肿瘤,PM/DM可先于恶性肿瘤1~2年出现,也可同时

8、或晚于肿瘤发生。本类疾病少有各种自身抗体,预后较差。发病年龄越高,伴发肿瘤机会越大,常见肿瘤是肺癌、卵巢癌、乳腺癌、胃肠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