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及答案初中语文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及答案初中语文学案

ID:12030462

大小:83.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及答案初中语文学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及答案初中语文学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及答案初中语文学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及答案初中语文学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及答案初中语文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及答案初中语文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3.反复朗读文章精彩描写的段落,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发现文中的童真童趣,并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理解和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用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的特征。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重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2、自主预习案】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鲁迅(1881—1936),本名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在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课文是________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3、取。(“朝”早晨,童年)(“夕”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2.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⑴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菜畦()桑葚()油蛉()斑蝥()锡箔()臃肿()确凿()攒成()收敛()蝉蜕()脑髓()觅食()罕至()拗()秕谷()⑵解释词语:①确凿:②轻捷:③人迹罕至:④觅食:⑤渊博:⑥宿儒:⑦鼎沸:混乱,想在锅里沸腾一样⑧高枕而卧:3、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______个部分内容,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写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看出本

4、文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案】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思考作者⑴是怎样把童年时的自己对美丽的自然景物的爱,对动人的民间传说的爱,对绘画的爱,对读书学习的爱,对学识渊博的人的爱,对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爱,真切动人地表现出来※朗读教学目标

5、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检查预习效果。XkB1.com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及中间的过渡段,划上记号。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①、用自己的话概述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②文中的过渡段起什么作用?③“我”是否知道被送到书塾去的原因?从哪里可以看出。最后带着情感读这一段,看谁读得好。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二)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2、读第1段。思考: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的意

6、思。“似乎”与“确凿”是否有矛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品读第2段。指出“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因此,这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段写景非常精彩,你认为精彩在哪方面

7、,为什么?最后希望你精彩地读好这段,并按要求填空:这段景物描写层次分明,从描写的对象看,先写________________,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描写的范围看,是先写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______;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_________;描写蝉、

8、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____________;描写黄蜂、叫天子,则突出它们的________,使我们感到百草园确实是色彩斑斓、生机勃勃。4、速读4——6段。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