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1281—2015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

db11t1281—2015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

ID:12046714

大小:1.5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15

db11t1281—2015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_第1页
db11t1281—2015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_第2页
db11t1281—2015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_第3页
db11t1281—2015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_第4页
db11t1281—2015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1t1281—2015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ICS13.080Z50备案号:48688-2016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1281—2015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Environmentalassessmentguidelineforremediatedsoilreusefromcontaminatedsite2015-12-30发布2016-03-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1281—2015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工作程序25 第一阶段——土壤再利用区环境调查26 第二阶段——土壤再

2、利用风险筛选37 第三阶段——土壤再利用风险评估68 污染防治对策及长期监测计划89 报告编制8附录A(规范性附录) 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估方法9附录B(资料性附录) 达标点浓度预测方法16附录C(资料性附录) 部分污染物理化性质参数19附录D(资料性附录) 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报告编写示例23IIIDB11/T1281—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固体废物和化学品

3、管理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晓洋、钟茂生、唐丹平、姜林、唐振强、夏天翔、王亚军、张丹、李慧颖、贾琳。IIIDB11/T1281—2015引言为规范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过程,防止土壤再利用时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污染周边区域土壤和地下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7号)、《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和《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66号)等有关法律和通知

4、的规定,结合北京实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的工作程序、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IIIDB11/T1281—201527DB11/T1281—2015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的工作程序、方法、内容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在非环境敏感区被再利用的评估。本标准不适用于涉及放射性污染和致病性生物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的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5、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682污染场地术语DB11/T656-2009场地环境评价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土壤再利用soilreuse污染场地修复达标后土壤用于回填用土、道路用土、绿化用土等用途。3.2 土壤再利用筛选值screeningvalueforsoilreuse判定是否开展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风险评估的启动值。3.3 环境敏感区environmentalsensitivearea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

6、资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重要湿地等区域。3.4 达标点compliancepoint确保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不超过相关水质标准的控制点,可选择土壤孔隙水中、地下水水面处或再利用区边界处。27DB11/T1281—20151 工作程序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工作包括土壤再利用区环境调查、土壤再利用风险筛选及土壤再利用风险评估三个阶段,见图1。图1 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工作程序2 第一阶段——土壤再利用区环境调查2.1 周边环境敏感区调查调查再利用区周边环境敏感区的类型、数量和分布,修复后土壤不应在环境敏感区

7、再利用。2.2 再利用区环境现状调查2.2.1 土壤环境现状对再利用区的土壤现状进行调查:a)土壤现状调查的布点采样应符合DB11/T656-2009中6.2.4表1简化布点及6.2.3的要求;b)土壤样品分析项目应为原场地调查报告中超过再利用筛选值的污染物。2.2.2 地下水环境现状27DB11/T1281—2015一般应对再利用区易受污染的第一层连续含水层进行现状调查。当第二层含水层作为主要保护对象且可能受到污染时,应设置地下水监测组井,同时监测第一层和第二层地下水,要求如下:a)地下水现状调查的布点采样应符合DB11/T

8、656-2009中6.2.4表1简化布点及6.3.5的要求。地下水调查可利用再利用区及周边已有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存在于多个水文地质单元的调查对象,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点数量。b)地下水样品分析项目为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以及原场地调查报告中超过再利用筛选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