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镇基础资料(部分)

文市镇基础资料(部分)

ID:12060382

大小:10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5

文市镇基础资料(部分)_第1页
文市镇基础资料(部分)_第2页
文市镇基础资料(部分)_第3页
文市镇基础资料(部分)_第4页
文市镇基础资料(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市镇基础资料(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镇域资源现状一、位置文市镇地处两省区三县交界六乡镇之地,位于灌阳县北部40公里,介于东经111°08′31″~111°18′47″、北纬25°37′54″~25°45′34″之间。东邻湖南省道县沙田、红岩乡,南接水车、新圩乡,西、北分别与全州县两河乡、东山瑶族乡毗邻。南北宽11.14公里,东西长17.17公里,镇域总面积15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27%;镇政府驻地文市圩距灌阳县城29公里,公路行程39公里;距桂林市中心145公里。辖21个村民委员会,108个自然村。二、建置沿革文市镇历史悠久,随灌阳县隶属关系频繁变更而变更。夏、商、周朝属荆州之地

2、,春秋、战国为楚南裔境,秦属长沙郡,西汉属桂阳郡观阳县,东汉属荆州刺史部零陵郡观阳县,三国、晋属吴荆州零陵郡观阳县;公元590~617年观阳县废,属湘州零陵郡湘源县;公元617~624年,折湘源复置为灌阳县,属湘州零陵郡灌阳县;唐先后属江南西道永州湘源县、灌阳县;五代十国属先后属永州清湘县、全州清湘县;宋属荆湖南路全州灌阳县;元属湖广行省全州路灌阳县;明初属湖广布政使司永州府灌阳县,后属广西布政使司桂林府灌阳县;清属广西布政使司桂林府灌阳县;民国2年属广西省桂林道灌阳县,民国17年属广西第八行政区灌阳县。1949~1970年属桂林专区灌阳县,1971~1998属桂林

3、地区灌阳县,1999年至今属桂林市灌阳县。文市清代辖唐文堡、昭达堡、望月堡、巨岩堡、官平堡(部份);民国时期设文市区,下辖昭文乡、巨望乡、归化乡、碧营乡、平板乡;1947年为昭文乡(第九区)、巨望乡(第十区)。1949年12月建立文市镇政府;1950年3月划分为文市区、水车区、新圩区;1952年8月改称为第六区人民政府;1954年8月为第六区公所;1957年12月划分为文市乡、桂岩乡;1958年8月合并成立文市人民公社;1961年7月划分为文市、桂岩两个公社;1962年7月合并为文市区公所;1968年4月改称为文市区革命委员会;1968年1511月改为文市公社革委会

4、;1980年8月改为文市公社管委会;1984年6月改为文市乡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称为文市镇人民政府,沿用至今。三、行政区划文市镇现辖文市、西就、大湾、瑶上、吉田、吉头、月岭、玉溪、清塘、桂岩、勒塘、集齐、北流、同仁、王道、陈家坪、会湘、马莲、昭仪、达溪、联合等21个村委会,共115个自然村,233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地为文市圩。四、自然条件1、地层文市镇最古老的地层是寒武系,主要在边溪一带出露。文市镇大部分为泥盆系,其下部为碎屑岩相;上部为灰至灰白色厚层状灰岩,局部夹白云岩和白云岩灰岩。另有石灰系,主要分布在昭仪——会湘一线。河谷地带发育第四纪堆积物。2、地质构造文

5、市镇处在桂东北凹陷海洋山断裂褶皱带、广西“山”字型构造东弧末端上。主要构造如下。文市压扭性断裂:起于新圩乡洗麻塘经伍家湾进入文市镇玉溪、塘尾巴,止于集全,全长20公里。文市向斜:走向近北东向,由集全经塘尾巴至玉溪,全长10公里。3、地形文市镇地处“五岭”之一——都庞岭西麓山前丘陵地带,岩溶地貌发育,地形以石山、丘陵为主;其次是河谷平地和溶蚀洼地,东部有少量低山分布,海拔多在190~350米之间。地势灌阳河谷平地较低,海拔190~200米;以东丘陵、石山地势逐渐升高,东部地势较西部高。丘陵、石山海拔多在200~350米之间,最高点位于东部集齐村委境内,海拔824米,最

6、低点位于西北部马莲村委上马头屯西北灌江出境口,海拔180米,相对高差644米。主要山岭有五雷打鼓、金鸡山、寨子山、破头山、红岗岭、马脑壳等。东有高木关、永安关,是广西与湖南两省(区)分界之关口,人们来往必要之要道。4、气候文市镇的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较丰。年降水量1299毫米,是全县降水最少的乡镇。年平均气温为18.2℃15,为全县平均气温最高的乡镇;≥10℃的活动积温为5461.87℃,是灌阳县热量最丰富的乡镇。日照时数为1416小时。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文市镇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5、土壤自然土壤以棕色石灰土为主,另有黄色石灰土、红色

7、石灰土以及砂岩红壤分布。耕作土以水稻土为主,以潴育性水稻土居多,另有淹育性水稻土、盐渍性水稻土分布,此外还有少量矿毒性水稻土分布。旱作土多为耕型棕色石灰土,灌江沿岸有耕型冲积土分布。6、水文(1)河流灌江干流流经境内,径流量大。灌江为湘江一级支流,属长江水系。境内灌江干流纵贯镇域中西部,无较大支流。其中较小支流有:唐安水、柿溪水、仙桥水。(2)地下水地下水埋藏浅、分布范围广,且水质优良、无污染。地下河主要有皮江水、柿溪水、唐安水、岩头岩地下河,另有月岭村委太极螺旋井、双发井、上井清泉和勒塘村委曲水井等有名井眼。五、自然资源1、农林资源境内灌江河谷平地及丘陵地带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