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ID:12064286

大小:106.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7-15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_第1页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_第2页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_第3页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_第4页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怎么看?怎么办?导语:近日,国土资源部与人民日报社共同举办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论坛旨在共同研究节约大战略的深刻内涵,创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论,探索推进节约优先战略的具体路径,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集约意识和行为导向,大力提升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9月23日,由国土资源部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此次论坛为期两天,以“

2、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主题,旨在共同研究节约大战略的深刻内涵,创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论,探索推进节约优先战略的具体路径。同时,通过论坛,研讨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集约意识和行为导向,大力提升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整体水平。49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出席主论坛并分别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兴凯,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汪啸风,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谢国明,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徐德明,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3、、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少农、胡存智出席。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世元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参事张洪涛、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常修泽分别在主论坛作主题演讲。徐绍史在致辞中指出,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完成这项事业的责任落在每个人的肩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此次论坛,就是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在全社会营造节约集约的浓厚氛围,使以节约集约为内涵的资源意识成为公民意识

4、的一部分,成为全社会共同倡导和推崇的价值理念,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张研农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是国土资源部深入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创建工作的一次重要活动,是《人民日报》创新国土资源新闻舆论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是两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资源型社会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当前,加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任务相当紧迫,迫切需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共识、形成合力。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联系和交流,整合传播平台,丰富宣传载体,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利的舆论支持,共同见证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论坛由

5、开幕式及主论坛、3个土地资源分论坛、1个矿产资源分论坛组成。土地资源分论坛论题分别是:“战略与发展”、“挑战与选择”和“经验与成就”;矿产资源分论坛的论题为“先进技术方法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49。汪民在矿产资源分论坛结束后作总结发言。论坛结束后,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何崇元及徐德明将作论坛总结。论坛中,有专家学者宏观战略层面的理性分析,有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关于节约集约好机制好模式的经验介绍,还有一线企业的实践做法。参加论坛的代表们经过充分交流和思想碰撞,得出共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已经成为时代的命题,发展的命题。

6、在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坚定地走一条国土资源节约集约之路。这是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现实忧患的理性抉择,是走出困境、破解两难的根本出路。49我国经济管理政策研究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的权威专家学者,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新鲜经验和好模式、好机制的地方党委、政府代表,长期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者及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优秀矿山企业和示范基地的有关负责人应邀参加论坛。出席论坛的还有中央创先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

7、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农业部、统计局、国研室、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委和单位以及人民日报社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机关有关司局、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主要负责同志;学习研究国土资源管理的高校师生及2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关于土地资源(现状与问题)面对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的基本现状,过度消耗、低效利用资源的粗放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依赖大规模开发

8、后备资源的利用方式难以为继,忽视城乡共同发展的思维定势难以为继。面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资源需求刚性上升与资源供给刚性制约的矛盾更加突出,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两难局面更加复杂,统筹和维护代际平衡发展需求、空间和权利的任务更加繁重。一、土地资源现状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土地辽阔,总量巨大,但人均量偏低;地域跨度大、区域差异显著;难以开发利用土地比例较大。我国国土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不足20亿亩,约占全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