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管理心理学

[笔记]管理心理学

ID:12068474

大小:346.64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15

[笔记]管理心理学_第1页
[笔记]管理心理学_第2页
[笔记]管理心理学_第3页
[笔记]管理心理学_第4页
[笔记]管理心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笔记]管理心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3第一章管理心理学ABC(导论)管理活动是协调、控制和指挥共同劳动的人们,为达到预期目标,取得尽可能好的效益的过程。《科学管理原理》F.W.Taylor(泰勒)1911管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与工业效率》Munsterberg(闵斯特伯格)1912工业心理学的诞生《管理心理学》Leavitt(莱维特)1958管理心理学的诞生1.管理心理学是什么?1.劳动者角度——帮助了解劳动的意义:报酬、钱;个人满足、自信、成就感;学习的机会、社会经验、建立人际关系、尊重认可;提高健康水平、解决工作压力等。2.管理者角度——管理活动是以人为中心,帮助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

2、规律;有效选拔和激励员工,改善组织效率;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加其对组织归属感,减少人员流失、缺勤、事故等。3.管理心理学家角度——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通常拥有管理心理学Master’sDegree;承担工作包括:心理测验的开发和验证、人员选拔和安置、绩效评估、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雇员支持系统的开发和管理等。2.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方法1.主要研究领域1)组织中人的行为2)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3)领导与沟通4)组织环境营造5)跨文化组织2.研究方法学习研究方法目的在于了解其科学本质(要求、局限性……),从而帮助进行更有效的决策;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研究问题

3、的性质。1)实验法——在控制情境中,系统地操作实验变量,观察因变量的该表受何种影响;分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2种,各有优劣;“控制”的关键性,实验目的即检验自变量的任何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分组对照是种常见的“控制”方式。2)问卷法——最常用;获得大样本、成本低;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可提高有效性。3)定性研究——包括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1)观察法:即实际情境中的观察研究。分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种,按实际情况使用。(2)访谈法:对访谈者要求较高。(3)个案法:针对个人或单个团体的研究。需了解对象的全面状况:背景、经历等。3.管理心理学未来的挑战1.研究

4、和应用——与时代同行甚或超越时代。2.对管理心理学家——集体素质的提高、过于追求绩效(论文)的弊病、高质量研究。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观——是善还是恶?一、人性是什么?通常每个人对于人性都有一个预先的基本假设,它不存在于意识层面,但每时每刻决定着我们的判断、决策;接受不同的假设的管理者会趋向于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管理。二、西方管理中的人性观1.“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1)“经济人”假设——(1)人以谋求最大经济效益为工作动机;(2)组织掌握经济诱因从而控制个人23(3)情感非理性,需理性权衡利害;(4)组织需控制个人情感。?1)X理论——假设人都是“经济人”的管理理

5、论;(1)人天生懒惰、逃避工作;(2)多数人无进取心、责任感,而宁愿被指挥;(3)多数人与管理目标相悖,需强制迫使;(4)金钱与利益因能满足多数人需要,可作为激励工具;(5)少数人能克服感情冲动而成为管理者。特点:(1)以(少数人制定的)任务为导向;(2)管理是少数人的事,其他人只需服从命令;(3)“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弊病:仅适用于特定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管理与被管理者两极对立;无法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力;悖逆人性论,易受到反抗。1.“社会人”假设与人际关系理论1)“社会人”假设——人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只是次要的,更重要的的是人际关系;以20世纪30

6、年代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结果为依据提出的原理:(1)人有多样化需要,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员工;(2)各种人际关系影响“士气”,“士气”决定工作效率;(3)企业需要和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相互依存;(4)领导能力即提升员工(需要的)满足度以提高“士气。”2)人际关系理论——1933年由梅奥等人在“霍桑实验”研究基础上出版的《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中提出:(1)管理重点放在关心、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上;(2)培养人际关系、归属感和集体感;(3)非个人的集体奖励制度;(4)上级需及时了解员工需要;(5)员工介入的“参与式”管理。特点:认识到人在自然需要之外拥有

7、层次更高的尊重、社交等社会需要。1.“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1)“自我实现人”假设——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1)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个人;(2)“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最高层次;(3)管理者主要任务即减少各种环境阻碍,帮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相似的另有阿基里斯“从不成熟到成熟”理论。2)Y理论——由麦格雷戈概括马斯洛、阿基里斯等人假设提出:(1)从事工作与娱乐一样是人的天性;(2)人对目标的实现能进行自我指挥和控制;(3)目标的参与与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满足自我意识与实现需要是最重要的;(4)人的负向应对方式是经验的结果,不是人的

8、天性(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