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定位

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定位

ID:12076411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定位_第1页
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定位_第2页
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定位_第3页
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定位_第4页
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战略的定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江西南昌]【摘要】流坑旅游发展应抓住旅游资源特点,找准当地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和发展目标的定位,分析旅游市场拓展的方向和旅游形象的定位。【关键词】流坑;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西南部,距县城38公里,离所属牛田镇6公里。现有居民926户,4305人。总面积3.61平方公里,耕地3422亩,山林57700亩。流坑村以其建筑古朴典雅、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遗存丰富而引起世人的注目,渐成为江西省内外的旅游热点之一。为了进一步搞好流坑的旅游开发,乐安县委有关单位编制流坑旅游发展规划,学术界也不断有关于流坑古村旅游开发的讨论文

2、章发表。然而,流坑古村的旅游开发究竟怎样搞,我认为,首先应该找准流坑古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要结合对流坑旅游资源的定位,考虑流坑旅游发展战中的旅游产业和目标的定位、要结合对流坑旅游资源的定位,考虑流坑旅游发展战略中的旅游产业和目标的定位、旅游市场(产品市场和客源市场)和旅游形象的定位,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一、流坑旅游资源的定位从旅游资源来说,流坑主要是人文资源,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要特色。村中现有500余栋各类建筑,明清建筑及遗址就有260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就有19处。在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宏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文馆、戏

3、台、牌坊等),还有店铺、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村墙、古村门、古桥、古墓、古塔遗址等,可以说,流坑的古建筑涵盖了我国古代农村建筑中的各种类型。流坑村内还有颇多的由于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居所形成的建筑组群。加上流坑董氏祖先以“天人合一”的理念为依据对村庄进行了合理、科学的规划布局,延续至今格局没有大的改变。这些,都使流坑成为一个规模宏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落。此外还有精美的书法、雕刻、绘画、傩戏、民俗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早在1997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同志在考察了流坑之后就指出:“流坑村的历史,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

4、整,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国内其它地区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拟的。”他为流坑欣然题词:“千古第一村”。199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流坑作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并确定了21处古代建筑或古建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流坑古建筑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在答复全国政协喻长林委员尽快将流坑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议的2001年506号复函中,对流坑村具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潜力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明确指出:“拟经1—2年在相关工作落实后,将该村列入正式申报计划”。流坑不仅人文旅游资源品位很高,自然旅游资源也不逊色。流坑正处在江西乐安东南山区向西部中低丘陵的过渡带上,东北和西南青

5、山拱挹,秀丽的乌江自东南金竹、招携山区迤逦而来,在流坑附近转绕而趋西,流坑正处于乌江发育形5成的介地上,山环水绕,沃壤良畴,自成天地。文献记载的村内外东华晨钟、瑶石印波等十二景以及龙湖毓秀、石遗仙踪等十六古迹也大多有踪可寻,特别是乌江水流,自上游银口至流坑,约10公里,九曲十八滩,两岸植被茂密的山峦,自古俱属流坑,其间又有狮子石、燕子岩等自然景观;从流坑上游南安村至下游牛田镇,乌江沿岸十里香樟疏密相间,错落有致,风光秀丽,给千年古村以极佳的自然衬托。如果说流坑的建筑、艺术、民俗等,主要给旅游者以艺术的观赏性和学术的研究性,那么,青山绿水、古村农舍、田园沙洲等朴素的乡野气息,则主要提供给旅游者以

6、休闲、体验和拾趣的旅游享受。流坑古村的文化品位和自然风光和谐地融为一体,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相得益彰,更凸现其旅游资源的独特。二、流坑旅游产业和发展目标的定位首先是流坑旅游的产业定位问题。旅游产业是指包括旅游业自身在内和为旅游业直接提供物质、文化、信息、人力和智力服务和支撑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中众多行业和部门,就流坑而言,目前,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总量较小,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不足1千元,农村经济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90年代初期以来,流坑逐步为学术界所瞩目,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到流坑考察、观光的游客从无到有,日益增多。1997年流坑开始向一般游客出售门票,当年收入过万元,此后门票收入年年

7、翻番。2011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60万元。而流坑相关产业占近50%。同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流坑修建了可以直达南昌等中心城市的硬化路面公路,村中的程控电话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移动电话也都开通,对外交通和通讯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中的农民旅馆、餐馆、小卖部和购物摊点也不断出现,农民的旅游意识不断增强,带动了流坑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流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