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县洪涝灾害防治思考

湖北宣恩县洪涝灾害防治思考

ID:12084058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湖北宣恩县洪涝灾害防治思考_第1页
湖北宣恩县洪涝灾害防治思考_第2页
湖北宣恩县洪涝灾害防治思考_第3页
湖北宣恩县洪涝灾害防治思考_第4页
湖北宣恩县洪涝灾害防治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宣恩县洪涝灾害防治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湖北宣恩县洪涝灾害防治思考摘要:湖北省宣恩县洪涝灾害频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分布广,危害严重。根据历年的洪涝灾害发生情况,分析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点,提出防御洪涝灾害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以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综合能力.减少灾害损失。关键词:防洪;洪涝灾害;防御措施;宣恩县1基本情况湖北省宣恩县属鄂西南山区,为云贵高原延伸部分,地处武陵山和齐跃山交界部位,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境内山高水多,水系极为发达,共121条大河小溪。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 548 m m,年平均径流深1 107 m m,年径流总量29.749亿m。2洪涝灾害现状宣恩县是洪涝灾害多发县,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2、灾害分布广,危害严重。1950~20 13年有资料统计的全县范围内重大洪涝灾害32次,一般和较大的洪涝灾害330余次,每次重大洪涝灾害受灾面积都在8万亩以上。因强降雨引发的比较典型的山洪灾害有:1969年9月3日降雨量193.3 m m,197 1年6月11日降雨量193.1 m m,1982年7月l1日降雨量2 14.3 m m。1983年,全县连降雨27 d,并伴有几次大暴雨,降雨量766.9 m m;1997年7月1l~l8日,降雨量达326.7 m m,因灾死亡9人,失踪3人,伤病1 210人,重伤85人,转移2 580人,毁坏倒塌房屋2 706间,损坏房屋10 503间,冲毁耕地1 

3、280亩,泥石流、滑坡523处,农作物成灾面积11.93万亩。近几年山洪灾害频发,2011年7月22日凌晨2时至23日8时,宣恩县普降大到暴雨,晓关乡(快速发表论文找论文发表向导网江编辑加扣二三三五一六二五九七)铜锣坪村2 h降雨量达123.0 m m,暴雨造成3个乡(镇)2.12万人受灾,衣作物绝收0.2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758万元。2012年9月11~12日,局部出现特大暴雨,全县9个乡(镇)降雨量达112.0~284.7 m m,其中大山村232.8 m m,最大降水出现在晓关侗族乡西坪村284.7 m m;受灾较为严重的晓关侗族乡西坪村、八台村,李家河乡茅坝、高桥,万寨大河坝,珠山镇

4、甘溪等地均不同程度被洪水淹没;全县受灾人口8.57万人,房屋倒塌126间,转移安置人口52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0.3亿元。2013年6月5~6日,高罗、李家河、晓关乡等7个乡(镇)普降大暴雨,局部降雨量254.9 m m,引发山洪灾害,转移373人。2013年6月25~26日降雨量为154.2 m m,其中26日1~3时宣恩城区降雨量为1l8.8 m m,暴雨引发山洪,致县城多条街道被淹,积水严重,强降雨引发5个乡(镇)多处滑坡、坍塌险情,疏散转移群众6 500多人。3洪涝灾害基本特点宣恩县山洪灾害主要受气象周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控制

5、影响,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季节性强,区域明显,突发频繁,测报较难。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4~10月,尤其5~9月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雪落寨、椿木营等是暴雨中心地区。二是来势迅猛,成灾极快,危害严重,恢复困难。由于山高坡陡、沟河众多,汇流快、流速大,成灾快,因山洪灾害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防抢险时间短,危害性大。4洪涝灾害成因4.1降雨集中持续降雨或短历时强降雨是诱发山洪灾害的直接因素。境内降水丰沛,时空分配不均,汛期暴雨频繁,洪水陡涨陡落,宣恩涨洪段历时仅为5~7 h,甚至更短,一场洪水历时约3 d,呈山溪性河流特征。年最大洪峰多发生在7月、8月,其次是6月、9月。梅雨期长,连降暴雨,

6、雨洪同期,易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实测最大lh、6 h、24 h降雨量分别为66.0 m m、156.6 m m、225.0 m m,因降雨导致山体松动滑落,形成山体滑坡,溪河洪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摧毁房屋、农田、果园、疏幼林地、道路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2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宣恩县地处鄂西南褶皱山地,山脉走向与地形地貌特征严格受区域构造控制,海拨最高点高程2 014.50 m,最低点高程356.00m。海拨800.00m以下的低山区,主要分布在李家河乡、(快速发表论文找论文发表向导网江编辑加扣二三三五一六二五九七)沙道镇、高罗乡、椒园镇,地形上多为平坝,占全县总面积的27.

7、19%,其中海拔500.00 m以下的地区,分布在贡水、酉水下游两岸,地形为平坝或峡谷,占全县总面积的0.64%。海拨800.00~1 200.0 IB.的中山区,分布在全县各地,占全县总面积的47.12%,地形复杂,沟谷多呈“V”形和“U”形,斜坡陡峻。海拔1 200.00 m以上的高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5.69%,主要分布在椿木营、沙坪等地,山顶宽缓,山峰多呈缓丘状。县境内坡地多,平地少,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