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花园设计专题

入户花园设计专题

ID:12127157

大小:4.83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上传者:U-4626
入户花园设计专题_第1页
入户花园设计专题_第2页
入户花园设计专题_第3页
入户花园设计专题_第4页
入户花园设计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入户花园设计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入户花园设计专题前言:近年来,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行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使得房地产开发商们要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来吸引购买者。“入户花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那么入户花园真的是居住品位提升的产物呢?还是开发商故弄玄虚的噱头呢?其实入户花园的出现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设计合理的入户花园将会为居住者带来更好的生活享受。图11.入户花园的起源入户花园也是形形色色的屋顶花园的一种,它介于客厅和入户门之间,起到连接与过渡的作用,有类似玄关的概念。由于是建造在建筑物的楼板上于是也可以称之为“室内屋顶花园”。(图1)1.1屋顶花园的历史最早的屋顶花园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前左右的古代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古代的苏美尔人在当时的名城Ur城建造了雄伟的亚述古庙塔,被后人称之为屋顶花园的发源地。而真正意义上的屋顶花园出现在古巴比伦时代,公元前604-562年新巴比伦国王为取悦其妻子赛米拉米斯在其国土上兴建了一座大型的“空中花园”,该园实际上是一个建造在人造土石林之上的具有居住、游乐功能的园林式建筑,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此后几千年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空中花园,而古代中国也因为建筑多为木构而没有这方面的实例[1]。直至近代,1959年美国的一位风景建筑师,在奥克兰凯瑟办公楼顶上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屋顶花园后,空中花园才以其优良的环境、生态和景观效益渐渐的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今许多发达国家在屋顶花园的设计建造上已经拥有很长的历史,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有这方面的研究,其中以70年代广州东方宾馆的屋顶花园和83年北京长城饭店的屋顶花园分别为我们南北方的首个屋顶花园。此后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纷纷进行尝试[2]90年代初,屋顶花园以室外屋顶花园为主,大批的出现在建筑物的顶层,作为城市绿化的补偿,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许多城市还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如1999年深圳市政府特定组织了一套屋顶绿化组织班子;广州市规定了6层至12层住宅必须进行屋面绿化;成都出台有关“一定屋顶面积就要建屋顶绿化”的规定;这些举措大大的改变长久以来我国城市中存在的“素面朝天”的“水泥丛林”景象[3]。1.2入户花园的出现以上提到的屋顶花园还只是仅限于屋顶、天台等距离人们生活起居比较远的室外屋顶花园。而室内屋顶花园在90年代时还相对比较少第11页共11页 11,多数是设计在酒店,宾馆大堂,如广州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而与人们生活起居融为一体的入户花园的出现应是在21世纪初,它可以说是由阳台花园演变而来的,加大了的阳台花园。图3图2入户花园是房地产行业的竞争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如2003年作为大型房地产企业的碧桂园集团在其下楼盘华南碧桂园的翠宏台中引入了“入户花园”这一新产品。该苑区共有洋房24栋,住户511户,每户均设计有入户花园。这些花园于2002年开始设计施工,2003年9月竣工并于当年国庆期间推出(图2-5)。推出后即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几近售罄。有了翠宏台的成功经验后,碧桂园集园又在其下的其它楼盘中大量的引入这种产品,如南海碧桂园,碧桂花城,凤凰城……图5图5现在入户花园已被房地产开展商广泛的运用在洋房户型的设计中,成为其卖楼的一大热点。图4图41.3入户花园基本类型入户花园按其开敞程度的大小大至可分为:开敞形、半开半闭形和闭合形。开敞形入户花园,类似于天台花园,主要是建造在建筑物的顶层,也界于入户门和客厅之间,但其上空除通往客厅的通道上方有遮挡外,其余部分完全没有遮挡,这就有利用于植物的生长;半开半闭形入户花园如插图所示,花园四面有一面完全敞开,其余三面为实墙或玻璃。由于光照有限在植物选择上要多用耐阴的观叶植物。闭合形入户花园与外界接触的空间最小,小到只有一个窗户那么大,基本上没能什么直接光线,对植物耐阴性的要求更加严格。2.入户花园出现的必然性2.1人们的“庭园情结”是促使入户花园产生的原因之一拥有自家的花园,在其中种种花,养养鱼,喝喝茶,聊聊天……是多数人心中的梦想。然而现实中能住上别墅,拥有别墅花园的人必竟是少数的,洋房首层的居室前后花园也第11页共11页 11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多数的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绿色的渴望。将园林搬到家中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人们就能每时每刻与绿色同在了。于是入户花园的出现成功的将花园带进了每家每户,圆了人们心中的梦想。住洋房也可以拥自己的私家花园。2.2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要求有像入户花园这样的立体绿化的出现。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住房用地与日俱增,能够留下来作为绿化用地的地方越来越少了。而绿化的减少,将直接导致居住环境质量的降低。因为就生态平衡来讲,一个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必须达到30%以上才具有临界意义。即达到或超过这一幅度,生态环境才有望向良性循环发展,否则,将趋于恶化。然而城市化建设与园林绿化之间的矛盾想在水平绿化上寻求解决办法可以性不大,这一问题的出路还要从建筑本身来寻找突破。于是设计在建筑楼面上的立体绿化如架空层花园,大阳台花园,入户花园等等屋顶花园作为绿化的补偿应运而生。可见入户花园也是人们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办法之一。2.3改善生活质量我们这里讲的入户花园不是指那种摆摆几盆植物就算的简单室内绿化,而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布置有水体、植物、平台、小品等园林要素的庭院式花园。将地面上的花园搬到室内,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接触自然,放松心情,让绿色植物不断的调整人们的情绪,从而达到有益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3.入户花园的功能与作用3.1环境功能入户花园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弥补支撑建筑物而被占去的土地面积。3.2美化居室,提升居住品质入户花园不分楼层,将花园引入居室,使人们在家中就能欣赏花园美景。人们还可以植物自己喜爱的花草,树木,约三五知己一起喝茶,聊天;或一个人静静地读书看报……花园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将生态的概念引入了家居生活中,提高了家庭的生活质量。从设计学的角度来说,入户花园属于花园式的玄关设计,起连结入户门和客厅门的作用,作为入户门和客厅门间的过渡将居室与外界有效的隔离开来,从而保障了家庭生活的私密性。3.3空间渗透花园入户是绿化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渗透,使园林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而绿色的引入也令建筑空间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舒适安逸,更加生机勃勃。3.4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入户花园同时也俱备了地面花园的功能。花园中的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烟尘和毒素保持家居的清洁和卫生,抑制细菌的滋长;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新的生活空间。另外,植物还可以减少外界噪音对室内的影响。4.入户花园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4.1承重所有的屋顶花园都必须考虑承重问题,入户花园也不例外。建筑物的楼板和梁所能承受的荷载能力是有一定限制的(楼板允许荷载:292-1175kg/m2,进深梁允许荷载:1545-4200kg/m2,开间梁允许荷载:1115-4520kg/m2)[1],建于其上花园的荷载若超过了这一范围,将会损坏建筑物,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设计入户花园时,应合理的布置园林各要素,将园林小品承重的支撑物直接支撑在建筑的大梁,柱子,重力墙上,并计算好园林工程的荷载,比如:植物、种植土、排水层、水池等分布荷载及个别独立的集中荷载,使之匆超过建筑所能承受的上限,并尽量第11页共11页 11使用轻质的造园材料。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先设计好花园,定好几大元素的位置后,再根据花园来设计建筑结构,做到有备无妨。若想做出来的园艺效果更好的话,还可以在设计建筑结构的时候,在将来要做花园的地方采用反梁的手法,这样花园中的植物就可以种到“地下”去,不用砌花池或摆盆了,水池也可以不用露出地面来,使花园更加自然美观。4.2防水做好入户花园的防水也是关系到建筑物安全的重要问题。本来建筑物本身是有防水处理的,但因花园施工或后期植物生长可能会破坏其原有的防水层,所以建造入户花园时要采取二次防水,而像水池这样的园建则需要单独的防水处理。防水层可采用铺设防水沙浆或油毡防水层。4.3排水地面花园中的多余的水分可以通过自然土层向下渗透,经地下径流排走。然而入户花园则不行,它直接建造在建筑物楼板上的特点决定了做好排水是它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过多的水分会加重建筑物的负担,并容易使植物出现烂根。排水材料可选用陶粒。4.4植物种植区的设计种植区是入户花园中的一大要素,也是入户花园与地面花园差异最大的地方。它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种植土的选择,过滤层、排水层、防水层、分离活动层的设置、隔根层的设置以及植物选择,种植设计等问题[4]。4.4.1种植土的选择入户花园由于要考虑承重问题,所以种植土尽量要选择质量轻的。另外土壤的透气性能和排水性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的良好的土壤状况可促进植物对其中各种元素的吸收,反之各种元素将会呈现出毒质状态,影响植物的生长[1]。可供选择的土壤有:(1)改良土,主要成份是珍珠岩、蛭石、骨料、腐蚀土、草炭等,(2)人工轻质土,主要成份为火山岩烧结产品。在国外也有用瓦片和植物残枝为原材料加工合成的混合土壤[4][5]。4.4.2过滤层的设置过滤层是为了防止种植土流失堵塞排水系统而设的,一般可用稻草、玻璃纤维、粗沙或细矿渣等[4]。4.4.3隔根层的设置由于植物根系具有穿透的作用,为了防止其破坏建筑物,需在植物区下设置隔根层。可采用的材料主要有:无纺布、玻璃纤维[4]。4.4.4分离活动层的设置由于隔根层和排水层防水层之间有时会出现粘连损坏现象,为此在两者间需设一道分离活动层,多采用玻纤布或无纺布材料[4]。4.4.5植物的选择由于入户花园是建造在入户门与客厅门之间的室内屋顶花园,所以它在植物的选择上,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所选的植物必须具备以下生长特性。(1)喜温暖、阴湿环境因为入户花园一年四季有阳光照射的时间不多,只有在秋天,当太阳照射角度降低时,阳光才能照射到室内,其余时间就只有靠近窗边和阳台的地方有阳光。所以耐阴是植物选择上的首要条件。室内观叶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由于受原产地气象条件及生态遗传性的影响,在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暖潮湿不耐强光的习性。这一习性与入户花园植物要求相符成为其植物的首选。主要有:龟背竹、春羽、荷兰铁、丝兰、酒瓶兰、散尾葵、天堂鸟、龙舌兰、巴西铁、虎尾兰、红掌、白鹤芋、小叶垂榕、琴叶榕、黄金葛、肾蕨等等以及各种竹芋类植物和蔓绿绒类植物。(2)根系浅、生长慢第11页共11页 11入户花园与地面花园不同,地面花园的植物直接种植在大地上,一般不受土壤深浅的限制,而入户花园则不同,植物是种在楼板上的,出于对经济和承重的考虑,种植土的深度非常有限,只有20-30cm仅能供地被和矮灌类生长,深根性和生长速度的植物根系有可能会穿透楼板层,造成对建筑的破坏所以入户花园植物必须以浅根系,慢长为主,多数观叶植物都能满足这一要求(3)有益人体健康,避开有害品种入户花园与人们的起居生活密切相关,有益身体健康的植物能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有害的品种则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比如:虎尾兰和吊兰,可以吸收室内80%以上多种有害气体;芦荟可以吸收空气中90%的甲醛;虎尾兰、龙舌兰等能在夜间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紫薇、茉莉、柠檬等植物,5分钟内就可以杀死原生菌,桂花等植物散发出的香味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桂花、腊梅、花叶芋、红北桂,其纤毛能吸收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丁香、茉莉、玫瑰、紫罗兰、薄荷,这些植物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而万年青有一定刺激性和毒性;郁金香含毒碱,连续接触两个小时以上会头昏;含羞草有羞碱,经常接触会引起毛发脱落;水仙花的花叶和花的汁液接触后可导致皮肤红肿;另外,过于浓艳刺目、有异味、香味过浓或带刺的植物,都不宜在室内放置。(4)少落叶、少飞絮、少病虫害,好管理的植物也是建设入户花园所必需考虑的。室内环境要求整洁大方,落叶、飞絮和病虫害除了会影响环境的美观外,还会给工作繁忙的人们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4.5设计风格与原则虽然不同人对自己的花园有不同的要求,但总体上还是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与室内环境相和谐统一的,这样才能使花园与居室更好的相互渗透,创造出真正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先首,植物应少而精,选择安静、优雅、株形优美的,观叶形的如:龟背竹、春芋、琴叶榕、五彩千年木等;观花的如:红掌、白鹤芋、天堂鸟等;观叶色的如:彩叶芋、网纹草、金边龙舌兰、彩虹竹芋、黄金葛、长春藤等。其次,植物种植的位置要按植物所需阳光的多少来安排,比较喜光的应安排在靠窗和阳台的地方,如变叶木、花叶榕、朱蕉、荷兰铁;阴生的应安排在靠室内一点的地方,如蕨类、一叶兰、白鹤芋、绿巨人、龟背竹、夏威夷椰子、黄金葛等。最后,植物的体量要与居室的空间大小相适宜,植物颜色的搭配要与居室主色调相协调,如居室色调是浅颜色的植物宜深色,居室色调是深颜色的植物宜清新淡雅。4.6供水和供电在设计入户花园的同时应一并将花园的绿化用水,水景用水和照明供电一并考虑进去,并设计独立的开关,以便维修和管理。5.入户花园设计新方向现实中的入户花园,由于种种原因正面临着尴尬的处境。人们随意的将入户花园改成书房,厨房,客厅等,完全违背了设计者的初衷。那么如何设计好入户花园,使其真正起到提高人们居住品质,为人们所喜爱呢?应该从精致实用方面入手。首先,入户花园连结着入户门和客厅门,是入户门通向客厅的必经之路,故设计时应先留出一定的通道,并保证这一通道的顺畅。同时入户花园作为居室的第二客厅应该具备实用价值,不能只为美观而不考虑其它功能,这样的花园会华而不实,甚至有被移为它用的危险。所以结合花园的使用功能,合理的布置各园林要素,使其成为家人,乘凉,品茗,会友或是读书,晨练,放松心情的第二客厅,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次,入户花园是最贴近人们起居生活的花园类型,是一种能够近距离欣赏的园艺,所以它设计的尺度可以适当的缩小,从精致上来下功夫,第11页共11页 11考虑每一处细节,让人感受到设计者的用心之处。结论:总之,如何设计好入户花园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但总的来说,合理的运用各种园林要素,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用心的去设计,充分的发挥其生态、环境、实用、美观等功能,相信入户花园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热点争议: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反对修建入户花园!来源:四川新闻网 2007年08月16日10:43 我来说两句  “入户花园实际上就是加宽的过道,把多余的面积美其名曰‘入户花园’……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反对修建入户花园!”在入户花园之风愈刮愈烈的今天,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金奖获得者赵擎夏教授这一针锋相对的论点引发热烈争议,同时也引起了业界对入户花园户型设计的一次深刻反思。  A追踪调查  入户花园热度不减  8月11日上午,东三环附近推出的某楼盘开盘现场人头攒动,数百套房源完全是清一色的入户花园户型。楼盘营销负责人称,“入户花园”正是该楼盘一张魄力十足的王牌,600多套房源当天即销售了500余套,“入户花园”功不可没。  随后几天,记者相继走访了位于城东、城南、城西、城北的部分在建楼盘,发现开发商对建入户花园热情不减。调查发现,在开发商铺天盖地的楼书上,随处可见“入户花园”的宣传字样。不少开发商仍以入户花园作为促销的“杀手锏”,在逐渐被人们耳熟能详的同时,众多购房者对“入户花园”这种户型表现出了青睐。  从成都楼市当前的现状看,部分高端楼盘推出的入户花园户型,确实有效发挥了入户花园应有的功能,但也有部分开发商对此表示排斥。位于南三环的置信·花园城楼盘现场,推出的房源户型面积均为80~90平方米。“我们把每平方米的面积都用在了刀刃上!”谈及为何没有考虑引进入户花园,该楼盘营销负责人称,考虑到面积极为有限,所以设计上更注重实用性。  B针锋相对  “虽然我是卖入户花园户型的,但我不会买这种户型!”在外双楠某大型楼盘内,营销负责人朱先生直言不讳。在“美丽的容颜”背后,入户花园究竟有什么弊病?许多购房者又为何对它情有独钟?业界资深人士和曾经购买了入户花园的业主们,向记者归纳出入户花园5大优点及5大缺陷。  爱上你:入户花园5大诱惑  NO.1花园玄关喜爱指数:★★★★☆  当你打开家门,展现在面前的不再是“赤裸”的客厅与卧室。通过在入户玄关处设置花园,在入户门与客厅之间形成过渡,增加了家庭的私密性,同时丰富了室内的空间格局,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  NO.2花园入户喜欢指数:★★★★☆  入户式花园户型将花园带入每户内,不分楼层,在家中就能欣赏花园的美景,同时可种植喜爱的花草树木,将生态概念引入家居生活,提高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品质,是家庭生活的“氧吧”。  NO.3转移面积喜欢指数:★★★☆☆  带入户花园的户型,可以把以往的交通过道向房屋的一侧转移,使其与入户花园融合,再连接上客厅、入户门和卧室,房屋内的交通面积大为减少;且入户花园为半开放式,只计算一半的建筑面积。  NO.4四通八达喜欢指数:★★★★★  入户花园实现交通面积的转移后,无意间产生了多流线入户的用途。家庭成员回家,一打开入户门,首先看到的是入户花园,同时花园里布置着通往各个房间的门,老人房、客厅等的门都被布置在已经改成了花园的“过道”里,增强了家庭生活情趣。第11页共11页 11  NO.5阳台升级 喜欢指数:★★★★☆  从功能上看,入户花园在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一般面积较大,使用功能和参与性更强,除了花园和通道的功能外,还具有露台的功能,可以作为家庭活动的“第二空间”。  厌恶你:入户花园5根“软肋”  NO.1装修烦恼厌恶指数:★★★★☆  入户花园装修异常讲究,湿景在施工中最重要的便是防水工程和水电布置,否则今后给花园内的花草浇水时极易渗水,浸湿楼上楼下的带电线路,容易酿成安全事故,因此装修后最好进行48小时工程勘察。  NO.2光线灰暗厌恶指数:★★★★★  入户花园很大一个问题是无法给花草供应充足的阳光。植被和花草配置也有讲究,对于难度较大的设计还要去找专门的园林公司来做,一般选择在适当角落做好“点缀”即可。  NO.3过道拥挤厌恶指数:★★★☆☆  中小户型面积有限,入户花园往往不具足够的宽度,而健全的“花园”就要考虑空间容纳了这个景致,放鞋、雨伞等之后会否拥挤。如果拥挤不仅走路不方便,与自己家的户型也难以配合起来。  NO.4卫生问题厌恶指数:★★★★☆  一般小户型的水池很难做到水循环,只能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定期清理换水,原本引以为豪的花园在卫生清理中困难重重。例如地面铺了鹅卵石,清理灰尘就要一颗一颗擦洗,十分麻烦。此外湿景的水由于难以自动循环,可能滋生细菌和招致蚊虫,要特别注意。  NO.5改造问题厌恶指数:★★★★☆  很多入户花园仅10平方米左右,除去过道很难改成有效的功能房,改建后的入户花园往往不伦不类。由入户花园改造带来的质量隐患也让物业公司大伤脑筋,随着楼龄的增加隐患是不堪想象的。  C集思广益  入户花园仍然有路可走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资深总建筑师赵擎夏教授认为,成都平原位处盆地,光线及日照都很有限,并不适合做入户花园,尤其是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入户花园太浪费面积。  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陈先生则持不同观点: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来讲,入户花园可引导成都市民的居住观念,从简单的居住功能向注重居住的质量与享受转变。因此入户花园应成为居者观赏自然的“看台”,也是融入自然的“舞台”,在此可以品茗默想,可以读书怡情,可以装饰成微缩园林或布置出“第二客厅”。  部分住宅建筑设计专家认为,其实入户花园这条路也不是走不通。人们对户内绿色环境、建筑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不增加面积的前提下,户型创新力度将加大。在室内功能空间上会出现可调适性强、一房多用的产品,如厨房、卫生间、生活阳台的组合户型。而室外,像入户花园这样“半卖半送”的产品,不仅是业主喜欢,也将成为开发商控制建筑面积的“良方”。  入户花园  所谓入户花园式户型,即在入户门与客厅门之间设计了一个类似玄关概念的花园,起到入户门与客厅的连接过渡作用。入户花园在国家“住宅设计规范”套内空间中历来无此一词,而在国外也没有“入户花园”这种住宅户型。入户花园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深圳、广州等沿海一带,此后逐渐吹入内地,2002年出现有成都楼市。所谓入户花园,即在入户门与客厅门之间设计了一个类似玄关概念的花园,起到入户门与客厅的连接过渡作用。入户式花园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实现人们将花园引入住宅的梦想,形成了真正的立体园林景观。入户花园让人们过去的“庭院情结”在空中得以延伸。开发商给一楼住户送花园已不新鲜,但往上送就难了。向往花园生活的人们,在希望楼层与花园兼顾时,入户花园将带来意外的惊喜。无论是一楼的住户,还是高楼层住户,都将享受到私家花园。第11页共11页 11背景  入户花园入户花园只是一个开发商的营销噱头,本质上是扩大本属于公共面积的销售面积,从而达到获取“名利双收”更大利益的目的。凡是有入户花园设计的户型,必然要缩减公共过道的面积,一些所谓打着“高私密性”幌子户型设计,电梯开门就直接连通入户花园,实际上把过道卖给了购买人。这样的结果是提高了电梯的成本,本来折半销售的阳台消失了,从而增加了购买面积,而消费者并没有获得多少好处。编辑本段特点花园玄关  在每户入户玄关处设置花园,在入户门与客厅之间形成过渡,将客厅与外界进行一定的阻隔,使客厅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增加了家庭的私密性,同时丰富了室内的空间格局,营造出家庭温馨浪漫的氛围,当你打开家门,展现在面前的不再是一览无余的客厅与卧室,而是绿意盎然的花园。花园入户  入户式花园户型将花园带入每户居室内,不分楼层,在家中就能欣赏花园的美景,同时作为户内私家花园,你可以种植你喜爱的花草树木。花园入户,改变了家庭生活环境,将生态的概念引入家居生活中,提高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品质,是家庭生活的大氧吧。房屋内过渡面积的转移  传统户型中,为了组织套内交通,在客厅和卧室之间一般通过过道相连接,而该部分过道在房屋的装饰和布局上,基本没有特别的办法进行处理,这样就使得该部面积显得有些浪费。带入户花园户型将该过道外移。第11页共11页 11多流线入户方式形成  当入户花园实现了交通面积的转移后,无意间产生了多流线入户的用途。以入户门为起点,当家庭成员回到家,一打开入户门,首先看到的是入户花园,同时花园里布置着通往各个房间的门,如果想进厨房,可以免去以往必须绕进客厅的烦恼。同样的,老人房间、客厅等,这些房间的门都被布置在已经改成了花园的“过道”里。家庭成员的私密有了保障,也使户内的交通变得丰富,增强了家庭的生活情趣。阳台升级  初一看入户花园和阳台没有什么区别,好像是阳台打通入户,其实不然,入户花园具有阳台的功能,但在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一般面积较大,使用功能和参与性更强,除了花园通道的功能外,还可以具有露台的功能,可以作为家庭活动的第二空间。编辑本段演变  第一代:住宅边的花园。  小区也好、单体楼也罢,紧靠着花园建设(此花园指的是公园,为城市公建设施),居者与花木近距离接触。这是住宅与花园的第一次结合。  第二代:花园式住宅小区。  随着人居要求的提升,住宅小区面市。因为有了可以“施展”的空间,所以出现了绿地面积,通过绿化点、线布局形成了小区的“花园”。  第三代:集中的花园式广场。  “花园式小区”的绿化是零星的、分散的,感觉不够。于是,产生了“集中的花园式广场”。一个楼盘,姑且不论面积多大,专门辟出一块地方来集中种植绿化,称为“中心广场”。这样,显得绿化明显了、更像花园了。  第四代:组团花园。  这应该也是建筑布局上的一次进步,将单体布局调整,形成一个个小组团,组团中种植绿化,形成了“组团花园”。这种情况下,就使小区内出现了几个“花园式广场”。  第五代:架空层花园。  经过了四代的演化,使花园与居者“亲密接触”了。但感觉还是与自己有距离,感觉是别人的。怎样才能够成为自己的呢?于是“架空层花园”产生了。将架空层做成花园,让居者住在花园上。  第六代:平台花园。  架空层花园产生后,人们思维顿时清晰:原来绿化可以与楼体“完全结合”,于是趁热打铁,又出现了“平台花园”。在裙楼或楼顶绿化,作为与之距离最近人家的“私有物”。好了,终于让花园属于自己了。  第七代:前后花园。  人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有一个就想要两个,于是,另一个“平台”也被利用了——那就是首层。它的好处在于可以把前后的空间都划出一块儿来做花园。  第八代:阳台花园。第11页共11页 11  不管怎么样,前面那七种花园都是共有的或个别人所能拥有的,如何才能满足所有居者的心理呢?干脆,让它把阳台当作花园来用。于是,把阳台拉宽、加大,告诉居者:你可以在这儿摆花草树木,再放把躺椅甚至茶台,这就是只属于你自己的“花园”。  第九代:电梯厅式花园。  阳台花园不是花园,阳台再大也是阳台,即使布满绿色也感觉不真实。户外也不行,户内也不行,怎么办呢?聪明的人们想出了个折中的办法:把电梯厅与走廊部分有效地加工了一下,成为本层居者共享的花园。这个花园好,又真实又贴近居者。  第十代:入户花园。  “电梯厅式花园”的产生,使发明者很自然的创造出了“入户花园”。于是,也实现了“花园”成为每户人家私有空间的理想,让绿色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  入户花园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实现人们将花园引入住宅的梦想,形成真正的立体园林景观。入户花园把小区绿化真正送到了每家每户,让人们过去的“庭院情结”得以在空中延伸。住户可在入户花园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和休闲物品,感觉到人与自然的零接触,真正体现绿色生态的居住涵义,符合现代人追求居住环境的需求。编辑本段争议  搜房网论坛反应:  A君:外面狂风骤雨,乘电梯上楼回到家中,一开门门就关不上了(因为你无法和狂风比力量),扑面而来的是豆大的雨点,我在暴风雨中努力的把门关上。接着我必须踩着被风吹的到处都是花花草草的尸体和泥土来到客厅外的拉门前,慢!在打开拉门时我是不是要先考虑一下如何才能把我的双脚干干净净的踏在我新装的木地板上……!以上内容是我在买房后若干天的一个晚上,倒在床上的狂想。我买的是入户花园的房子,买时对这个设计非常的满意,现在我却有越来越多的顾虑,关于入户花园的适用性,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现在的我倒希望到时kfs可以让我把阳台封闭起来。论坛上有入户阳台的DX相信也不少,真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想的。其它的同学也希望你们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给我们一个指点。  B君:我也希望能够封起来。我是金山明珠户型的。我的考虑是:  1、如你所说的问题2、防盗考虑,入户阳台好容易爬进来哦,前面那个门形同虚设3、卫生考虑,入户阳台好像比较脏哦编辑本段优缺点入户花园5大诱惑  NO.1花园玄关喜爱指数:★★★★☆  当你打开家门,展现在面前的不再是“赤裸”的客厅与卧室。通过在入户玄关处设置花园,在入户门与客厅之间形成过渡,增加了家庭的私密性,同时丰富了室内的空间格局,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  NO.2花园入户喜欢指数:★★★★☆第11页共11页 11  入户式花园户型将花园带入每户内,不分楼层,在家中就能欣赏花园的美景,同时可种植喜爱的花草树木,将生态概念引入家居生活,提高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品质,是家庭生活的“氧吧”。  NO.3转移面积喜欢指数:★★★☆☆  带入户花园的户型,可以把以往的交通过道向房屋的一侧转移,使其与入户花园融合,再连接上客厅、入户门和卧室,房屋内的交通面积大为减少;且入户花园为半开放式,只计算一半的建筑面积。  NO.4四通八达喜欢指数:★★★★★  入户花园实现交通面积的转移后,无意间产生了多流线入户的用途。家庭成员回家,一打开入户门,首先看到的是入户花园,同时花园里布置着通往各个房间的门,老人房、客厅等的门都被布置在已经改成了花园的“过道”里,增强了家庭生活情趣。  NO.5阳台升级喜欢指数:★★★★☆  从功能上看,入户花园在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一般面积较大,使用功能和参与性更强,除了花园和通道的功能外,还具有露台的功能,可以作为家庭活动的“第二空间”。入户花园5根“软肋”  NO.1装修烦恼厌恶指数:★★★★☆  入户花园装修异常讲究,湿景在施工中最重要的便是防水工程和水电布置,否则今后给花园内的花草浇水时极易渗水,浸湿楼上楼下的带电线路,容易酿成安全事故,因此装修后最好进行48小时工程勘察。  NO.2光线灰暗厌恶指数:★★★★★  入户花园很大一个问题是无法给花草供应充足的阳光。植被和花草配置也有讲究,对于难度较大的设计还要去找专门的园林公司来做,一般选择在适当角落做好“点缀”即可。  NO.3过道拥挤厌恶指数:★★★☆☆  中小户型面积有限,入户花园往往不具足够的宽度,而健全的“花园”就要考虑空间容纳了这个景致,放鞋、雨伞等之后会否拥挤。如果拥挤不仅走路不方便,与自己家的户型也难以配合起来。  NO.4卫生问题厌恶指数:★★★★☆  一般小户型的水池很难做到水循环,只能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定期清理换水,原本引以为豪的花园在卫生清理中困难重重。例如地面铺了鹅卵石,清理灰尘就要一颗一颗擦洗,十分麻烦。此外湿景的水由于难以自动循环,可能滋生细菌和招致蚊虫,要特别注意。  NO.5改造问题厌恶指数:★★★★☆  很多入户花园仅10平方米左右,除去过道很难改成有效的功能房,改建后的入户花园往往不伦不类。由入户花园改造带来的质量隐患也让物业公司大伤脑筋,随着楼龄的增加隐患是不堪想象的。第11页共11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