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部疼痛诊治路径

胸背部疼痛诊治路径

ID:12132529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胸背部疼痛诊治路径_第1页
胸背部疼痛诊治路径_第2页
胸背部疼痛诊治路径_第3页
胸背部疼痛诊治路径_第4页
胸背部疼痛诊治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背部疼痛诊治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胸背部疼痛诊治路径2012-01-31本文行家:坏吉吉胸背痛指第3胸椎至第12胸椎及两肩胛直接部位疼痛,多表现胸前、两侧季肋区、上腹部、背部及胸椎部位的疼痛,严重者涉及全胸,呼吸及转体疼痛。疼痛多为钝痛、刺痛,可慢性存在,也可急性发作。胸背痛指第3胸椎至第12胸椎及两肩胛直接部位疼痛,多表现胸前、两侧季肋区、上腹部、背部及胸椎部位的疼痛,严重者涉及全胸,呼吸及转体疼痛。疼痛多为钝痛、刺痛,可慢性存在,也可急性发作。患者多就诊于多个科室而进行大量的辅助检查,基本排出了腹腔和心肺的病变。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相一致

2、。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劳累过度,胆囊发炎或者胆囊结石,阴冷着凉,气血不足也会引起背痛。疼痛疼痛(一)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沿肋间神经分布区的神经性疼痛。可有一个或多个肋间神经受累,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病因大多数肋间神经痛为继发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外伤胸部软组织损伤、肋骨骨折、胸肋关节错位、胸部手术后以及放射性损伤。(2)炎症带状疱疹及其他病毒传染、结核、风湿病及强直性脊

3、柱炎、肋间软组织纤维织炎、脓肿。(3)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末梢神经炎、骨质疏松、乙醇中毒、肾炎等。(4)肿瘤或转移癌等。(5)退行性变胸椎骨质增生、髓核退行性变。2.临床表现沿肋间神经走行的表浅部位疼痛,自背部胸椎至前胸部呈半环形,可位于一个或多个肋间神经,疼痛沿肋间神经分布,界限较明显。疼痛多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疼痛性质为刀割样、针刺样或烧灼样剧痛。咳嗽、喷嚏、深吸气时疼痛加重,病人有束带感,有时疼痛向肩背部放射。体检时可于受累部位即沿肋间神经走行出现皮肤过敏、感觉减退并有浅表压痛。X线检查相应疾病的表现,也是排除其他疾病的依据。3.

4、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X线检查及CT检查可发现继发性肋间神经痛的病因。4.治疗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应用非甾体类镇痛药、针灸及经皮电刺激镇痛。肋间神经阻滞:是治疗肋间神经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有诊断意义。但操作不当可引起气胸,临床上应特别注意。(二)肋软骨炎肋软骨炎又称胸壁综合征,是前胸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由于疼痛部位在前胸部,并可能放射到肩及上肢,故此很容易和心绞痛相混淆。有时使病人产生紧张情绪,病人误以为自己患有冠心病。1.病因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外伤、病毒感染、肋软骨局部

5、营养不良、胸肋关节内炎症以及肌筋膜炎症有关。2.临床表现病人表现前胸部疼痛,多为酸胀痛,位置比较表浅。起病急剧或缓慢,疼痛时轻时重,为持续性疼痛,病程一般较长,有反复发作的趋势。疼痛可因翻身、咳嗽、喷嚏、深呼吸及上肢活动加重。睡眠时可因体位改变而疼醒。有时疼痛可向肩及上肢放射。体格检查可见2~5根肋软骨处压痛,可能有梭形肿胀,但局部皮肤无红肿。3.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并无困难,但应和其他疾病相鉴别,主要与冠心病、心绞痛、胸部结核、胸膜炎、肋软骨肿瘤等鉴别。心电图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其他疾病。4.治疗部分病人恐惧自己患有冠心病、心绞痛,

6、精神高度紧张,所以首先应排除心绞痛,解除病人精神紧张,必要时应用镇静药。病人应注意休息。特别是避免上肢过度用力。局部热敷、理疗可减轻疼痛。疼痛剧烈,特别是影响睡眠时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并用局麻药加皮质类固醇激素行局部注射,一般1~3次即可治愈。(三)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持续性背部模糊痛,其病史可持续数月至数年。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并非常见病,但因后纵韧带骨化,导致肢体瘫痪而到医院就诊者则并不少见。临床表现:1.背部疼痛:OPLL引起的胸髓病变从开始发病到完全性瘫痪,可以仅经过很短的时间。但也有患者到医院就诊时仅主诉有持续性背部

7、模糊痛,其病史可持续数月至数年。KenjiHannai报道的12例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均主诉有持续性胸部疼痛或模糊的背部疼痛。2.下肢瘫痪:可自轻度的运动无力至重度的下肢完全瘫痪,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患者的瘫痪症状多呈进行性加重。3.大小便功能异常:视病变程度不同,可有大小便无力,亦可出现大小便失禁。4.行走不稳:双下肢行走无力,有踏空感或足踩棉花感易跌倒。并发症:可并发下肢完全性瘫痪。检查:1.X线检查:胸椎侧位或断层X线片,常可发现骨化的后纵韧带呈高密度影,可呈连续型或孤立型。2.脊髓造影:可显示骨化物范围,对减压范围确定有

8、很大鵻的意义。3.CT检查:具有明确诊断意义,并可测量椎管狭窄率,CT三维重建既可显示骨化物的范围、形态,亦可显示脊髓压迫的程度。4.MRI检查:可显示脊髓受压的程度范围等。(四)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