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口安全管理制度

隧道洞口安全管理制度

ID:12141181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隧道洞口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隧道洞口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隧道洞口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隧道洞口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隧道洞口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隧道洞口安全管理制度一、编制目的为了规范新建玉铁铁路隧道施工洞口值班室各类工作,促使隧道管理工作达到“可防可控”的目标,确保施工安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特制订本管理制度。二、成立组织机构各工区成立洞口值班室管理领导小组,以工区经理为组长,其他相关人员(技术人员、安全员、门岗人员等)为组员。三、工区领导小组职责1、领导小组负责洞口值班室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日常所需物品的申请工作。2、对《隐蔽工程与重点部位作业过程登记薄》和翻牌制度以及刷卡考勤进行日常检查和督导落实工作。3、负责管理各类迎检用品,上级单位检查时,负责组织洞口各类人员做好迎接检查的值班工作。4、

2、负责督导值班室四项资料的准备工作,定期对《隐蔽工程与重点部位作业过程登记薄》登记提出意见。四、洞口管理制度4.1洞口值班制度1、在洞口建立值班室(门卫、安检)。由架子队抽调管理人员进行值班,实行24h值班制度。值班室必须安设直通洞内工作面及风机房、施工员、领导、医院的电话。2、任何人进洞前必须经过安检,将随身携带的手机、香烟、打火机等火种和电子设备、物品等保存到专用衣柜,严禁穿着化纤衣服进入隧道。3、门岗对进入隧道的人员有安全告知义务,任何拒绝履行防火、防爆检查的人员,门岗有权拒绝其进入隧道。4、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隧道。4.2洞口检身制度1、任何人进洞前必须经过安检,将随身携带的手机

3、、香烟、打火机等火种和电子设备、物品等保存到专用衣柜,严禁穿着化纤衣服进入隧道。2、在每个隧道洞口都要设专人检查,凡进洞的任何人都要接受洞口检查人员的检查。对于拒绝接受检查或有意隐瞒而将严禁带入洞内的物品带入洞内,情节严重者,以违反安全纪律论处。4.3进洞人员登记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隧道施工规范化建设,增强施工作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修养,规范施工行为,提高工作水平和确保工程质量,接受项目部、监理单位等监督,特制定本制度:1、登记挂牌的范围:在岗的隧道队全体干部职工。2、登记翻牌的具体要求①洞口设置进洞作业人员牌板,进洞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先登记,然后翻牌,所有进洞施工人员应分工序翻牌上岗,下

4、班或出洞后要销号。值班员认真作好出入隧道人员的统计。凡需进入隧道的人员,特别是零星进出隧道作业人员,必须在进入隧道前在值班室登记,并说明去向及工作内容,并且出隧道后必须及时向值班室登记室汇报。②上级领导及其它非施工作业人员进洞除实行安全检查外,还应在《非作业人员进洞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并应注明进洞原因、进出洞时间。③作业人员进洞出洞后,进行销号,严禁他人代刷或不刷卡。④车辆驾驶员及其他操作人员必须履行进洞登记手续。车辆驾驶员进洞必须戴安全帽,其他施工人员如需搭车进洞必须先接受门岗检查登记。五、洞口门岗岗位职责1、在项目部安全管理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安质部的指导,应熟练掌

5、握隧道施工的相关知识,随时了解洞内施工状况。2、负责隧道进洞人员的安全检查、登记工作。3、负责对进入隧道物资的检查,进入隧道的物资(炸药、雷管等)必须由押运员随同,门岗核查后,登记后方可运入洞内。4、负责对进入隧道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车辆的检查,进入隧道的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车辆必须满足防爆要求,否则禁止进入隧道。进入隧道的施工机械设备、电器设备、车辆实行出入登记制度,上述机械设备进入洞内,门岗必须对车辆驾驶室、驾驶员及随车人员进行检查登记,否则门岗有权禁止进洞。5、负责隧道洞门口的警戒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隧道。6、负责对进洞作业人员进行登记和销号工作,并严格执行登记和销号制度。

6、7、门岗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负责值班室内卫生的清理工作。六、考核办法洞口值班室各类人员要切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项目部将定期对洞口值班室各类人员进行考核。在日常工作和上级单位检查时表现良好的项目部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日常工作中玩忽职守、违反纪律、在上级单位检查中影响检查成绩的,项目部将给予罚款处分,严重者将开除处分。七、礼貌用语为展现我单位施工人员良好精神风貌和素质修养,要求各类洞口工作人员必须讲文明、讲礼貌,特别是在上级单位检查工作时,更应注意说话方式、服装仪表、言行举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