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游戏

ID:1214848

大小:1007.28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7-11-08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游戏_第1页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游戏_第2页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游戏_第3页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游戏_第4页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游戏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游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游戏 与指导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本部分内容考点——《考试大纲》1.熟悉幼儿游戏的类型以及各类游戏的特点和主要功能。2.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并能提供相应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1游戏的基本理论2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游戏的概念游戏的基本理论★游戏的价值★游戏的特征游戏的学说★游戏的分类游戏的地位一、游戏的概念游戏是儿童在假想的情境中,由内部动机驱使,借助一定的语言、动作等表现出来的,能带给幼儿愉悦体验的活动。二、游戏的特征★1.游戏是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2.游戏是幼儿自发的行为,具有自主性3.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4.游戏是一种非

2、生产性的活动,具有非功利性5.游戏是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6.创造性、文化传承性......三、游戏的学说1.剩余精力席勒斯宾塞游戏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消耗2.松弛说拉察鲁斯柏屈克游戏是疲劳后恢复精力的方式。3.前练习说(生活准备说、预演说)格罗斯动物生来不成熟,通过游戏练习未来生活需要的技能,为未来生活做准备。4.复演说霍尔游戏是对人类祖先早期生活的重现。三、游戏的学说5.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佛洛伊德)游戏是宣泄6.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皮亚杰)游戏是同化超过顺应的活动7.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维果茨基)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四、游戏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的分类:1.按照认知发

3、展分类2.按照社会性发展分类3.按照教育作用的分类1.按照认知发展分类(皮亚杰)a.感觉运动游戏(练习性游戏、机能性游戏)表现:重复动作0—2岁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b.象征性游戏主要表现:以物代物、以人带人象征性思维的发展2—7岁孩子最典型的游戏形式2岁左右开始萌芽,3—5岁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c.结构游戏幼儿常见的游戏d.规则游戏两人以上,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玩儿法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如棋类游戏。典型例题:1.幼儿最早出现的游戏是?A.角色游戏B.表演游戏C.规则游戏D.建构游戏2.幼儿反复敲打桌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在椅子上摇来摇去,这类游戏属于?A.象征性游戏B.表演游戏C.

4、机能性游戏D.规则游戏3.儿童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游戏中属于?A.表演性符号B.工具性符号C.象征性符号D.规则性符号2.依据社会性发展的分类(帕顿)类别特点和表现偶然的行为偶然,无所事事,注视感兴趣的事旁观看其它幼儿玩,不参加游戏独自游戏一个人玩,材料不同平行游戏独自玩,自己玩自己的,没有交流,材料相同或相似联合游戏会加入对方游戏,但没有一致的共同目标合作游戏以集体共同的游戏目标为中心,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有分工,有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游戏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3.根据游戏教育作用的分类五、游戏的价值★★(作用、好处、意义)1.游戏能促

5、进儿童身体的发展基本动作(大动作、精细动作)运动能力(协调性、灵活性、平衡能力等)2.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能力五、游戏的价值★★(作用、好处、意义)3.游戏能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积极情绪的体验消极情绪的宣泄情感:责任感、道德感等4.游戏能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去自我中心化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六、游戏的地位1.游戏是儿童的权利1989年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六、游戏的地位2.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

6、活动”的首次提出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第二十条首次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游戏是儿童的学习方式游戏指导的一般流程★游戏的指导(教师)★★各类游戏的指导游戏前:游戏准备(保障条件)游戏中:观察与指导游戏后:整理与评价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指导一、游戏指导的一般流程★1.游戏前:游戏准备保障条件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场地游戏经验一、游戏指导的一般流程2.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观察——确定是否介入指导✿指导——选择合适的方法指导幼儿的游戏✿及时退出——还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指导幼儿游戏的三种方法✿垂直介入法(直

7、接干预)✿平行介入法✿交叉介入法间接指导以间接指导为主垂直介入法:指在幼儿游戏中如果出现严重的违规行为,出现攻击性行为,教师以教师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直接干预。平行游戏法: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和情节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交叉介入法: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