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历史学习效率之方法

浅谈提高历史学习效率之方法

ID:12154889

大小:2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5

浅谈提高历史学习效率之方法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浅谈提高历史学习效率之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提高历史学习效率之方法【摘要】历史便是过去的事,历史给人们提供了经验,但并没有给人们直接的指导。没有人能够从历史上获得直接的行为的指导。也便是如此,在很多学生的眼里学习历史则变的是很枯燥,不像别的自然学科那样的形象生动有趣味。【关键词】历史;兴趣;学习方法【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26-02前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历史给人们提供了经验,但并没有给人们直接的指导。没有人能够从历史上获得直接的行为的指导,因为历史永远是过去的事情,而现在的一切是不可

2、能完全重复过去的状况的。也便是如此,在很多学生的眼里学习历史则变的是很枯燥,不像别的自然学科那样的形象生动有趣味。那么如何把枯燥的历史很好的讲授给学生,使他们爱学想学,这便成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便是笔者经过数年的历史教学经验,总结和归纳出来的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提高历史学习效率的方法:1提高学习兴趣,引发其创新思维6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运用幽默

3、风趣的语言,教学时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举办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结合时事,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从而引起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迸发思维的火花。2注重教学语言的幽默感幽默是一种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幽默的语言,既可吸引学生,调动学习气氛,又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幽默既要有愉悦性,又要有启迪性和教育性,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而不单单是调动课堂气氛。比如在学习俄国

4、十月革命的背景时,我讲了一个幽默小故事:有个人掉到沙俄皇宫边的河里,拼命喊救命,在附近站岗的士兵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最后落水的人急中生智,喊了一句话,士兵立即跳下去把他捞起来。请大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猜一猜他喊了什么?学生饶有兴趣地讨论,有的说“给你钱”,有的说“你是靓仔”,有的说“沙皇万岁”,终于有学生说“沙皇该死”、“打倒沙皇”。我进一步解释:在当时沙皇专制统治下能喊打倒沙皇吗?士兵还不把他捞起来投入监狱?6同时历史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把一些较为枯燥的文字变成有趣地提问,大大激发学生

5、的求知欲。如: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具版图辽阔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版图渐渐变小。我在讲《十九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鸦片战争前中国版图象一头肥猪,为什么鸦片战争后就变成了一头瘦骨嶙峋的小猪了呢?3利用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中外的一些人或事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或中外历史发展的异同。如在讲述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与俄国十月革命相比较,从而得出两国革命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加深学生对不同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历史问题的全面理解。4“浓缩”记忆法在讲授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侵略史时,以中国半

6、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为线索,可将其内容归纳为五点:(1)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3)进一步加深:中法战争《中法新约》;(4)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5)完全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5歌诀记忆法历史年6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王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成歌诀的形式以加快记忆。例如关于“清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可以通过以下歌诀进行记忆:顺康雍乾嘉、同咸道光宣。例如我在讲授“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这一节课时,我将本节课的

7、重点内容归纳成“三点、四段、五水系”,同时要求学生结合《大运河形势图》,指出哪三点?哪四段?哪五水系?学生非常感兴趣,效果非常好。记忆法的好处是记忆时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并且生动轻松,久久难忘,乃至于记忆终身。6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在讲授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课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文物及古迹宣传片、名人字画、名胜风景区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历史影片,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同学们地创

8、新思维能力。7巧妙设问,产生兴趣6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惑的过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使学生先感到“前途迷茫”,然后激励他们去“拨开乌云见青天”,当学生“见青天”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又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8故事架桥,调动兴趣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