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

ID:12159804

大小:254.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7-15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_第1页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_第2页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_第3页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_第4页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老中医经验集-万友生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一万友生倡导寒温内外统一的万友生万兰清整理编者按:万友生教授自幼继承祖业而学医,又经在江西国医专修院深造,根基雄厚,博古通今。从事中医工作近60年,不仅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且在教学、科研方面亦成绩斐然。在中医学术理论上长期致力于寒温内外统一的研究,见解独到,卓有成效。本文介绍了万氏自觉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思想,并应用于中医理论研究,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在编辑此稿过程中,深感万氏对伤寒、温病各学派的学术思想精华了如指掌,尤其是对伤寒厥阴病、李东垣所创脾胃学说和阴火理论的研究,称得上是立意高屋建瓴,议

2、论纵横捭阖,既来源于前人,又高于前人,令人折服。且处处联系临床实际,绝非玩弄文字概念之作,故其所创造的理论,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万氏临证独具特色,其辨证思路统寒温内外于一炉,重体质,抓主症,善斡旋,重脾胃,顾阳气,有方有守,主张“大剂量说”而不排斥“小剂量说”,与其学术思想之精华一脉相承,紧紧相扣。所举名案五则,条分缕析,不夸大,不饰非,论得实事求是,有失亦不加掩盖,令人读之爱不释手。医论医话论及寒温内外统一、五淫之说、经方的临床应用,均是数十年经验的总结,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文辞流畅,逻辑严密,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好文章。最后介绍经验方三首,配伍精辟,平正

3、通达,简便易行,疗效确切,适于推广应用。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的同仁,若能认真学习先生的经验,一定会受到深刻的启迪,获益良多。深入长沙久探幽,寒温一脉本同流;内伤外感终须合,热病书成素愿酬。———万友生《热病学·跋》万友生,男,别号松涛。江西省新建县西山乡人,生于1917年农历9月21日。幼从饱学儒士习文十载,爱好书、画、诗、棋。长而奉父命继承祖业(曾祖父乃商而医者,祖父仅承其商业,常以未能继其医业为憾)学医,就读于江西国医专修院,三年(1934~1937年)有成,出而问世。适值八年抗战、十年内战,携家辗转行医于赣江两岸之城乡。医途虽苦,蔗境弥甘,学验渐丰,

4、医名渐显。第一卷78自1951年起,参加江西省人民政府卫生厅从事中医工作,先后任江西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西中医专科学校和江西中医学院教导副主任,内科和伤寒温病、热病教研室主任,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等职,并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江西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及主任医师。为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知识分子。治学崇尚张仲景《伤寒论》和吴鞠通《温病条辨》,兼采上自《内经》、《难经》,下及历代寒温各家学说之长,极力倡导寒温统一。且善取西医及现代科学之长,为我所用。对当代中医界新人新作十分注重,认为中医学只有不断地革新前进,

5、才能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主要著作有《伤寒知要》、《寒温统一论》和《热病学》三书。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医案、医话130余篇。他领衔的国家科委“七五”攻关中医急症科研课题———应用寒温统一热病理论治疗急症(高热、厥脱的临床研究)获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寒温统一论》一书还获得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神农杯”优秀奖。现正以75岁高龄,老当益壮地活跃在临床第一线,为其高徒传授技艺,决心为当代中医界首次高层次师承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学术精华万氏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医临床、教学、科研诸方

6、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寒温统一与内外统一的热病理论及其厥阴病理论,脾胃理论及其阴火理论的发展上。一、对热病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万氏的寒温统一和内外统一的热病学术思想,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艰苦过程而逐渐地形成的。(一)指导思想1.自觉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万氏自50年代起,即自觉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认为只有正确地运用其观点和方法,才能深刻理解和正确掌握中医学,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他曾写了《从〈实践论〉看中医》和《从〈矛盾论〉看中医》两篇文章,紧密联系中医学,畅谈了学习《实

7、践论》和《矛盾论》的心得体会。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是由感觉(即“四诊”)→判断推理(即“辨证”)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与否,又须通过临床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为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阐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绝对性、特殊性、不平衡性和复杂性,在病因方面强调内因起决定作用等等。正确思想方法的确立,使之在此后40余年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尤其是热病学说的研究中,如获南针。第一卷792.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但事物是在不断地变化的,科学也随之不断地发展着,中医药学也

8、在不断地发展着。发展需要对前人留下的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