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应用生态学)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应用生态学)

ID:12301654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应用生态学)_第1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应用生态学)_第2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应用生态学)_第3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应用生态学)_第4页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应用生态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学联赛普通生态学教案(应用生态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学基础知识复习学案生态学-5全国生物学联赛辅导教案应用生态学一、环境问题的实质当今的环境问题已构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威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为排放的有害有毒物质,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改变了原来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恶化了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环境。污染物质又沿着食物链转移,富集而后进人人体,危害人类健康。2.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突出表现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地面沉降等方面,造成生态失调,生物生产量急剧下降。这两类环境问题常常是相互影响

2、,形成复合效应,造成更大的危害。一般说来,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问题为主,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以一个国家而言,城镇工业区以前者为主,而农村山区以后者为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存在着这两类环境问题,而且都相当严重。以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发展过程作为借鉴,应该有充分的预见性,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出现环境危机和付出高昂的代价。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CO2和悬浮粒子都是大气中的自然组分,是决定地球温度以至气候的关键因素。有相当多的证据说明,人们向大气层输送的CO2和悬浮粒子已影响了气候,未

3、来将更趋严重。在大气层中,CO2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对光辐射是无阻的,到达地球的大部分光线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热量最后以热辐射形式从地球再辐射出去。CO2能够阻挡热辐射的通过,大气中的CO2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也升得更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除CO2外,大气中的CH4-7-、氮氧化合物等气体浓度的增加,都能引起类似的效应,但在全球增温作用中以CO2为主,约占60%以上。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如下:(1)大气中CO2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地面温度的上升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在

4、纬度40°的地区接近全球的平均值,在赤道地区只升高平均值的一半左右。两极地区却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2)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南极冰层部分融解,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如果今后一个世纪海平面上升1m,直接受影响的土地约5000000km2,人口约10亿,耕地约占世界的1/3。(3)由于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带北移,湿润区和干旱区将重新配制。(4)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一部分沿海城市可能要向内地迁移,同时大部分沿海平原将发生盐碱化或沼泽化,不适于生产。(5)对江河中下游地带也将造成灾害,造成江水水位

5、抬高,泥沙淤积加速,洪水威胁加剧,江河下游的环境恶化。2.臭氧层的破坏在大气层的上部,位于地球上空25-40km的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臭氧层的存在是由紫外线促使形成的,它使一些氧分子裂成游离的氧原子,并和另一氧分子结合成臭氧(O3),同样也可使臭氧裂变成O2。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减少1%,紫外线对地球表面辐射量将增加2%,紫外线辐射能被蛋白质或核酸吸收,并破坏其化学键,因此对生物有极大的杀伤力,并可能引起突变。1985年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并经卫星证实。臭

6、氧的减少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已知从大气下层扩散到平流层的某些污染物,对臭氧有破坏作用,尤其是氯原子能催化臭氧的分解,一个氯原子能分解数百万臭氧分子,因而打破了臭氧的自然平衡。到达平流层的氯的重要来源是人们排放的氯氟烷烃(简称CFC)和含溴卤代烷烃。如氟利昂(CFCl3),用于火箭发射,也应用于冷冻机、电冰箱及高级电子元件作清洁剂。除了上述两者以外,四氯化碳也是自由氯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此外,超音速飞机,汽车废气以及氮肥产生的氮氧化合物也能分解臭氧。3.烟雾事件-7-由工厂和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烟雾,对生物

7、和人类造成毒害,称为烟雾事件。按理说,汽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燃烧时生成CO2和H2O,但是汽油在汽车内燃机汽缸中燃烧的结果并非如此。汽油未完全燃烧,排出了许多有害气体,例如氧氮结合生成各种氧化氮,CO及各种碳氢化合物;如果用铅作为反爆添加剂的话,又可能产生铅污染,而其毒性效应主要是通过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而加剧的。光化学烟雾是以汽油作动力燃烧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空气污染现象。烟雾一般发生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晴天,高峰出现在中午,而夜间消失。研究表明,这种烟雾是在强太阳光作用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之间发生

8、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在这个反应过程中光提供了能量,故称光化学烟雾。而后在50年代和60年代在其他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在正常情况下,气温则随近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靠近地面的暖空气上升,把污染物往上带,并把它们扩散到更高的高度。而在逆温时,冷空气流入暖空气之下方,城市上空形成暖逆温层,阻碍了下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