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文史资料选辑

巴彦淖尔文史资料选辑

ID:12324210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巴彦淖尔文史资料选辑_第1页
巴彦淖尔文史资料选辑_第2页
巴彦淖尔文史资料选辑_第3页
巴彦淖尔文史资料选辑_第4页
资源描述:

《巴彦淖尔文史资料选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任安国:傅作义主持的绥西地籍整理·傅作义在河套,巴彦淖尔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耕者有其田实行不了的原因:阻力很大:阻力主要来自于国民党官僚和地方豪绅。比如,原来佃农租种了地主豪绅霸占的公田,经过地籍整理之后,土地应当根据"谁耕种归谁所有”的原则归佃农所有,或者归自耕农所有,但是在抽拔土地的时候,地主不肯叫出土地。比如,梁九奏团长、武俊峰师长、朱霁青委员,他们都占有大片的土地,而不愿意划归无地可耕的农民。另外天主教、耶稣教、召庙等,都占有不少公田,却不肯放手。面对这些矛盾,作为一县之主的县太爷,都只能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当然,也有一些佃农、自耕农领到了公田,但是毕竟是少数。所以

2、,国民党的“耕者有其田”主张,只能挂在嘴上,写在纸上,难以见诸于事实。p284成本太大:在几年的地籍整理中,国民党中央拔出巨款,意欲以河套为典范,实施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但是,几年的艰苦测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清理出万千顷公田,却只能是一纸空文。P283地籍整理前的基本情况:河套平原美丽富饶,是块膏腴之地。东西长600华里,南北宽100华里,依山靠是河,灌溉便利,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从1881年开始,由于连年的荒旱,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山东等省区的灾民,陆续到河套谋生。到1883年前后,王同春、陈锦秀等大地主、大商人,从蒙旗王公以及召庙租买来大片土地,

3、雇用大批灾民,开渠灌溉,拓荒垦殖,大发其财。大地主之间互相倾轧,争夺土地称霸,杀戮残害。1902年,清政府委派贻谷为绥远垦务大臣,开始大量放垦荒地。在河套设立了五个垦务分局,过去私放私垦的土地,全部收公。对蒙古旗王爷占有的土地,一面劝导他们自愿报垦荒地,一面强令他们垦荒万顷之多。这叫做贻谷放垦,收走了汉族大地商的土地,也不蒙古人民的户口地放垦,大片草原被破坏,因此,引起蒙汉人民的强烈不满,贻谷被迫下台。土地产权混乱:清末民初,仍然沿用流弊多端的放垦办法,使得河套地区的土地产权关系错综复杂。辽阔的河套平原被分割得四分五裂,有王爷地、召庙地,户口地、公产地,屯垦地、天主教堂地、耶

4、稣教堂地、牧场地、国有农场地、官僚地主占有的土地,一般中小地主占有的土地。阶级关系和矛盾十分复杂。这些复杂的表现在蒙族牧民和汉民争夺牧场和垦地;大地主之间争夺水;地主和中小自耕农占地者以及佃农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在河套地区十分尖锐,各据一方,弱肉强食,各有自卫武装,甚至大动干戈。在临河三区有张维世和王蜂亮因争水伤害人命案;在五原有王同春和陈锦秀的斗争;在米仓县的杨米仓、临河的德河泉,以及分布在其他地区的隆兴长、同义隆、祥太奎、锦秀堂、义太奎等商贾兼地主,均有分庭抗礼之势力。排除阎锡山的势力。除了封建地主的猖獗,还有以阎锡山为代表的官僚地主也想在这里和傅作义争夺利益。193

5、2年,阎锡山在绥远河套成立了军垦大队。这些成员原山西一大批退伍官兵。他们名义上是开发后套,实际上是霸占土地,扩大地盘,牵制傅作义。军事屯垦队以狼山、新华为根据地,逐步向外扩张到临河、五原、安北一带,图谋永远驻扎在河套,割据绥西。屯垦队巴霸占来的大片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坐收地租,和农民经常发生矛盾。他们和蒙古王公贵族,官府豪绅互相勾结,互为利用,蒙汉人民残害。特别是屯垦兵痞、二流子,更是胡作非为,奸污妇女,拦路抢劫,吸食毒品,无恶不作,依靠枪杆子在手,人民敢怒不敢言。洋人的势力。洋人教堂是河套人民头上的一把刀。从901年刀1902年,河套地区给洋教堂赔款白银2000余万两。庚子

6、赔款割让给洋教堂的土地达4400余顷。洋教堂坐收其利,盘剥人民,河套人民在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之下,过着悲惨的生活。4河套地区土地兼并也很严重,军阀、官僚、地主和教堂,垄断了河套绝大部分土地。据1049年地籍整理资料统计,河套耕地有423.9万亩,90%为地主军阀所占有。李干臣、王乐愚、杨义、唐六等,占去了90%的40%。因此,1912年冯玉祥率领部队进入河套,军粮、军饷均靠王同春等大地注筹措。绥远地政局的设置以及河套地区的地籍整理工作。1.1939年傅作义率领部队从山西西北的河曲来到绥远,经济十分困难,不得不向豪绅地主如临河德和泉的李干臣筹借军粮。2.为了解决清政府放垦给河套

7、带来土地产权关系的弊端,为了保证军政人员的军需供应,粮食军饷,增加战区的财政收入,于1940年在五原设置了“绥远省地籍整理委员会”(后改名为地政局),对河套地区的土地进行测量,清理地主、富农多占有的土地。这次地籍整理,得到了国民党中央地政署的认可和支持。一方面,他们认为河套地区是一块得天独厚的肥沃草原,人少地广,灌溉便利,有开发利用的前途,公地面积极为广阔,可以体现三民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另一方面,认为地籍整理,扶植自耕农可以抵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所以,绥远省地籍整理委员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