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的诊断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

ID:12330238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6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_第1页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_第2页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_第3页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_第4页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脊髓空洞症应该做哪些检查?21世纪是物质与金钱的社会,不管谈论什么话题都能和金钱扯上关系,它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现如今,患脊髓空洞症的人越来越多,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大多数来说,关于治病,最关注的莫过于对于治疗该病需要做哪些检查,花多少钱了。那么,脊髓空洞症应该做哪些检查?山西黄河骨科医院的专家为您做详细解答。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常规及动力学检查无特征性改变,空洞较大可引起椎管轻度梗阻和CSF蛋白增高。  ●影像学检查  1.MRIMRI矢状面图像能清晰地显示空洞全貌。T1加权图像表现脊髓中央低信号的管状扩张,T2加权图像上空洞内液呈高信

2、号,无论T1或T2加权图像,空洞内液信号均匀一致。横断面上空洞多呈圆形,有时形态不规则或双腔形,边缘清楚光滑。在空洞的上、下两端常有胶质增生,当增生的胶质组织在空洞内形成分隔时,空洞呈多房性或腊肠状。空洞相应节段的脊髓均匀膨大。由于脑脊液的搏动,T2加权像上脑脊液呈低信号,这种现象称为脑脊液流空现象。脊髓空洞内液与脑脊液相交通,并可具有搏动,因此这些病人在T2加权图像上可见到低信号的流空现象,与T1加权所见颇为相似。由于空洞内液搏动程度不同,信号缺失区的形态可与T1加权时的范围不一致。多房性空洞由于分隔的存在导致搏动较弱,流空现象出现率较低,但当其交通以后空洞内流空现象出现率明显增多,

3、因此如发现流空现象缺失则提示多房分隔的存在。非搏动性空洞常为单发,其长度直径均小,施行分流术后空洞内搏动幅度减弱甚至消失,因此空洞内流空现象的观察亦可作为手术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MRI是诊断的最有效工具,在绝大多数病例均能显示脊髓空洞以及其伸展范围和大小。  2.CT扫描80%的空洞可在CT平扫时被发现,表现为髓内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囊腔,其CT值与相应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相同,平均较相应节段脊髓CT值低15Hu,相应脊髓外形膨大。少数空洞内压力较低而呈萎缩状态,此时其外形欠规则。当空洞较小或含蛋白量较高时,平扫可能漏诊。椎管内碘水造影CT延迟扫描,可在脊髓空洞内见到高密度造影剂。当空洞部直

4、接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时,造影剂可通过脊髓血管间隙或第四脑室的交通进入空洞,因此,注射造影剂后延迟扫描发现髓内高密度影的机会较高。伴发脊髓肿瘤时,脊髓不规则膨大,密度不均,空洞壁可较厚。外伤后脊髓空洞常呈偏心性,其内常可见分隔。  3.其他采用感应电流检测肌肉收缩功能,对于有严重肌麻痹者可出现电变性反应,检测运动时值常有增加。肌电图检查对于脊髓下运动神经元通路任何水平的损害有意义。以上就是山西黄河骨科医院的专家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对于以上内容还存在着什么疑问,欢迎咨询山西黄河骨科医院在线专家,专家随时为大家解答。同时,山西黄河骨科医院祝你身体健康,幸福快乐。脊髓空洞症是由

5、什么原因引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脊髓空洞症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那么,【脊髓空洞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山西黄河骨科医院的专家做了详细解答。  (一)发病原因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分为先天发育异常性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两类,后者罕见。  1.机械因素:因先天性因素致第四脑室出口梗阻,脑脊液从第四脑室流向蛛网膜下腔受阻,脑脊液搏动波向下冲击脊髓中央管,致使中央管扩大,并冲破中央管壁形成空洞。  2.脊髓血液循环异常引起脊髓缺血、坏死、软化,形成空洞。  3.先天性脊髓神经管闭锁不全:本病常伴有脊柱裂、颈肋、脊柱侧弯、环枕部畸形等其它先天性异常支持这一看法。  4.其他,如脊

6、髓肿瘤囊性变、损伤性脊髓病、放射性脊髓病、脊髓梗死软化、脊髓内出血、坏死性脊髓炎等。  (二)发病机制  1.先天性病因大体有四种学说:  (1)Gardner的流体力学理论:1958年开始,Gardner报道了大量Chiari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病例,他推测由于枕大孔区的梗阻(先天畸形或蛛网膜炎等),使脑脊液不能从四脑室流出,脑脊液在脉络膜丛动脉源性搏动的作用下,就会不断冲击脊髓中央管,使其扩大,并破坏中央管周围的灰质,形成空洞。手术中也发现四脑室与中央管是交通的;部分病人脑室造影时,可观察到造影剂经四脑室进入中央管;经皮肤穿刺向空洞内注入空气,气体也可溢入四脑室;而且空洞内液体蛋

7、白含量低,与脑脊液相似。但也有不同意见:部分病人在造影、手术及尸检中未发现四脑室与中央管的交通;腰穿注入造影剂虽不流入四脑室,但空洞可显影;部分空洞与中央管分离,并且是多房的。有的学者计算了脉络丛动脉源性搏动的压力,发现压力很小,不可能造成空洞。另外此学说无法解释延髓空洞症的产生。  (2)脑脊液脊髓实质的渗透学说:1972年Ball在脊髓空洞症的尸检中发现脊髓实质内血管周围间隙的明显增宽,他在空洞内注入墨汁可沿血管周围间隙扩散,并在局部形成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