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清官论考

法律论文清官论考

ID:12332999

大小:79.5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16

法律论文清官论考_第1页
法律论文清官论考_第2页
法律论文清官论考_第3页
法律论文清官论考_第4页
法律论文清官论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律论文清官论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官论考清官论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清官论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清官论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内容提要 本文从清官的内涵、清官的特点、清官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清官的历史作用以及清官的精神等五个方面,对清官这一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的重大课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通过对史实的考察,试图说明: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尊重法律、强调民主、追求自由与平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的同时,政府官员在政治、经济乃至个人生活上必须弘扬中国古代的清官精神。  关键词 清官 特征 评价 清官精神    清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史学界、哲学界和文学界探讨了数十年的重大课题。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界曾对清官问题展开过广泛的讨论和激烈的争执,但在当时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不仅清官被彻底否定,而且对其持肯定甚至一分为二观点的学者也遭受到了政治上的批判和迫害。7

3、0年代末,中国政府进行拨乱反正,“左”的路线得以克服,人们的思想也获得了解放,在清官问题上,学术界也开始摆脱政治的干扰,各种认识开始得到统一,并就此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从政治学和法学角度深入剖析清官现象,并予以系统论述的成果还不多。本文针对学术界的这一状况,试图就清官的内涵、清官的特点、清官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清官的历史作用以及清官的精神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    清官,辞典的解释很简单,如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廉洁公正的官吏”。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

4、辞海》,也采用了同样的解释,只是比《词典》多了一句话:即“清官”就是“称公正廉洁的官吏,与‘贪官’相对。”而在专业论著中,在界定清官的内涵时,则多了一些描述性的语句:“一般所谓的‘清官’,主要是在封建吏治极度腐败的情况下,相对于贪官污吏而言,对那些比较‘清廉’的官吏的一种总的称谓。当然,也可以推而广之,把‘清官’的概念视为包括一切与腐朽昏愦官僚相对而言,比较有作为的、清正廉洁的‘贤臣良吏’。”  笔者认为,清官是中国话语中一个特有的概念,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种特有的现象,是一种特定的政治法律文化。在英

5、语、法语、德语等西方语言中,是没有与之对应的用词的。在英语中,并无“清官”的表述。其表示官员一般用的是officer和official两个词。我国学术界有些精通中英两种语言的专家,用“好官员”(goodofficials)或者就是“官员”(officials)来对应表示“清官”的内涵。也有的学者使用了honestanduptightofficial(诚实正直的官员)或uprightmagistrate(正直的文官)来表示“清官”。还有的学者专门对“洋清官”作了考证,指出,在英语中,uncorrupt

6、iveofficial(不堕落、不腐败的官员)一词,虽然在习惯上也被中国学术界译为“清官”,但该词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清官仍然有很大距离。在法语中,也是没有“清官”一词的,我国出版的汉法词典中,一般用jugeintegre(好的管理者)来表述“清官”一词。  在中国,“清官”一词,最早在何种历史文献中出现,现在也已难以精确考证了。在清王朝鼎盛期编纂的《康熙字典》中,并没有“清官”一词的释义,但对“清”字却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在“清”字的11种解释中,有三种解释和清官的传统内涵有关。即第一,清,青也。去

7、浊远秽,色如青也。第二,静也,澄也,洁也。《书·舜典》:直哉惟清。第三,视清明也。河南人民出版社编纂的《实用古汉语大词典》一书,也没有清官一词的释义,只是对“清”、“清白”、“清高”、“清廉”等词作了解释,即“清”,有纯净、清洁、清廉、公正、清白、无瑕之意;对“清白”的解释,有纯洁、没有污点、廉洁之意;对“清高”的解释,有清廉、高雅之意;对“清廉”的解释,有清白廉洁之意。这种解释,与《康熙字典》大同小异。这两本字典表明,在古代汉语中,并无“清官”这一专门的词条,而只有相关的意思(即为官必须要“清”)

8、。  而从实际社会生活来看,自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专设《循吏列传》之后,清官这一概念就开始进入中国人的政治法律生活之中了,因为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循吏和清官是同一个含义。至于“清官”一词,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有的,虽然它的出现比“循吏”一词要迟一些。根据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中国史籍中最早出现“清官”一词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何遵传》称何遵:“少历清官,领著作郎。”《梁书·张率传》称张率:“迁秘书丞,引见玉衡殿,高祖曰:‘秘书丞天下清官,东南胄望,未有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