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增收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增收

ID:12345754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上传者:U-3204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增收_第1页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增收_第2页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增收_第3页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增收_第4页
资源描述: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增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增收——全市农民增收工程现场会侧面材料广西AA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是国家农业部定点的“全国重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1999年市场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辐射范围不断扩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0年以来,市场年蔬菜和水果交易量在80万吨以上,交易额在8—12亿元左右,2001年被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确定为全区供销社重点龙头企业,2002、2004年先后被认定为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场的运作,带动了AA县及周边县(区)农产品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有效地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效增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加快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打造农产品生产、销售服务平台。前些年,我县蔬菜生产经营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很多农户在生产上把不准市场需求,盲目生产,产销脱节,不是出现供大于求,好产品难卖好价钱,就是产品脱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为了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以市场需要指导生产,生产活跃流通,流通促进生产,形成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我县依托批发市场,组织成立了有生产专业大户、农产品经销者、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运输户和单位组成的非经营性的农产品产销协会,从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为会员提供服务,将各地信息迅速反馈给会员,以会员带动周边农户进行生产和销售,形成生产与流通紧密联合、互相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4 二是树立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AA的蔬菜、水果生产多年来的生产和销售都以大路货为主,品牌意识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一些品质较高的产品,如AA香芒、西红柿系列、四季豆等也未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有的客商将AA的产品,用外地的品牌包装销往全国各地,AA农民蒙受巨大的损失。为切实提高AA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市场将AA香芒、优质的蔬菜作为我县蔬菜水果品牌产品,以壮族先祖发祥地“布洛陀”“敢壮山”为注册商标,打出AA的品牌。三是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培训,提高经纪人队伍素质。随着农产品市场不断发展,流通工作更为活跃,经纪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1998年我县农产品经纪人是100多人,2002年发展到3100多人,2003—2004年保持在3000人以上,种植专业户由20多人发展到320多人。农产品经纪是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产物,它在生产和销售中起到桥梁作用。提高经纪人队伍的素质,对流通工作将产生巨大影响,有利于生产者和营销者的沟通和协调,从而使商品流转畅通。2002年以来,市场共举办经纪人培训班35期,培训经纪人3000多人次。四是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批发市场内设立AA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农产品产区的乡镇共设立8个检测站,2个流动检测组,配备先进检测设备,从农产品生产源头到市场准入都采取安全检测,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安全检测。同时,在产区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辐射带动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2003年,基地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定达11.06万亩。4 五是提高农民种植科技含量。利用批发市场有利条件,2000年至2004年,市场在科技部门的协助下,先后组织召开5次农业科技推广交流会,来自全国的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在会上展示交流科技成果、新产品,每次交流会都有上万农民参观学习。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农民通过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和科技交流会,引进新品种35个,对本地老品种进行了改良,不少新品种通过科学技术培植,成为AA的优质农产品。六是为菜农果农提供市场信息。批发市场配备号称“广西第一屏”的电子荧屏,与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络联网,24小时为菜农果农提供全国各地农产品市场行情,极大地方便菜农果农了解市场变化,掌握价格行情,理直气壮跟老板讨价还价,避免价格受骗,维护了自身利益。二、市场的流通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几年来,在批发市场的带动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35万亩以上,水果种植面积达22万亩以上。全县有8.4万户23.5万农民进入了市场,占全县农业人口81%。2004年,全县农业人口人均收入1684元,从事蔬菜水果农民人均收入1950元,比1998年增长一倍。二是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生产。通过批发市场的运行,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系起来,形成了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解决果菜销路问题,激发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连片开发,将以户为主体分散种植变为以村屯为主体,连片种植的商品生产模式,有计划地调整了商品的生产期,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把准市场的动态,使产品在供应时节不脱销,赢得了市场主动权,2003—4 2004年全县连片种植的生产基地有39个,产量占全县总量的70%。扩大签约定单农业,引导农民进行生产,减少生产盲目性,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三是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每年,在批发市场从事经营和围绕市场开展各种有偿服务的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人员将近5000多人,他们尽其所能地投入到市场的营销活动中。他们的服务,理顺了生产与营销关系,活跃了市场,也解决自己和家庭的生活问题。三、市场的运行,拉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一是拉动了竹编业的发展。AA蔬菜水果需要大量的竹具包装,每年大约需要竹筐300多万个,为许多擅长竹编的山区农民提供了就业增收条件。自批发市场投入运营以来,我县到市场周边参与竹编加工的山区农民1700多人,年加工销售收入约600万元,全县每年参与竹编业的农民人均收入3500多元。竹编业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竹子产业的规模种植,2004年全县竹子种植面积达21万亩,成为我县农村十大支柱产业之一。二是拉动了运输业的发展。每年从我县运出的蔬菜水果将近1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全国各地运载的大卡车达20多万车次。本地的大卡车从1998年的30多辆发展到100多辆,我县主产区的中型卡车和农用运输车从1998年的50多辆发展到500多辆。三是拉动了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每年云集在我县从事农产品营销的客商,随车的司机就有上万人次,他们的居、吃、住、行、用给AA带来无限商机,促进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