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六单元单元专项循环练(六)

必修二第六单元单元专项循环练(六)

ID:12355248

大小:7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必修二第六单元单元专项循环练(六)_第1页
必修二第六单元单元专项循环练(六)_第2页
必修二第六单元单元专项循环练(六)_第3页
必修二第六单元单元专项循环练(六)_第4页
必修二第六单元单元专项循环练(六)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六单元单元专项循环练(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单元专项循环练(六)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 小农经济、土地制度、手工业三种形态、“市”的形成与发展、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是考查重点1.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筒车       B.桔槔C.水排        D.翻车答案 A解析 关键词“唐朝”、“轮乃曲成”“终夜有声”可以判断是用水力灌溉的工具,即筒车,利用势能,故昼夜工作,终夜有声。其他均需人力,发明时间也不在唐朝。B项为春秋战国发明;C、D两项为东汉发明,不符合“当时发明”的关键词界定

2、。2.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 D解析 五则农谚反映了播种时间、稻种的选择、栽插技术、农作物灌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A项和B项都是从某一方面来介绍五则农谚的内容,以偏赅全,故不

3、选;而C项和题干无关。3.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答案 A解析 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与妇女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关。结合明清时期棉纺织业的发展,可以判断A项正确;B项不能说明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C

4、项“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有误;D项不符合史实。4.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经营项目数量产量收入(白银)稻30亩90石90两桑10亩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125两家禽58头(略)55两从材料中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湖州地区丝织业发达答案 C解析 湖州地区丝织业兴盛,收入超过农业和畜牧业,商品经济发达。联系各选项,C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没有反映。5.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

5、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答案 D解析 A项错在“都在异地”;B项从“商品种类非常广”可排除;C项从“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可知徽商乡土观念不浓厚;选择D项,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可推断保守。6.(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6、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 C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田宅逾制”说明当时存在土地兼并现象,兼并土地的往往是地方豪强大族,因此政府通过抑制豪强来缓解土地兼并,故选C项。7.(2012·海南高考)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

7、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答案 D解析 本题考点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社会影响。学生要注意“直接反映”这一限定词。通过两个时期读书人不同的衣着反映了他们的社会价值趋向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影响了社会风尚。明代理学更强调“正心”,不会影响到读书人着“女衣”,B项不符合当时实际,C项读书人不能代表市民阶层。8.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道:“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

8、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B.西方国家的侵略C.人口压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