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如何理解 不虑妄念不顾贪嗔

净宗法师:如何理解 不虑妄念不顾贪嗔

ID:12356009

大小:4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6

净宗法师:如何理解 不虑妄念不顾贪嗔_第1页
净宗法师:如何理解 不虑妄念不顾贪嗔_第2页
净宗法师:如何理解 不虑妄念不顾贪嗔_第3页
净宗法师:如何理解 不虑妄念不顾贪嗔_第4页
净宗法师:如何理解 不虑妄念不顾贪嗔_第5页
资源描述:

《净宗法师:如何理解 不虑妄念不顾贪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理解“不虑妄念”“不顾贪嗔”?善导大师的思想,说到“不虑妄念”“不顾贪嗔”“不问罪福”……一方面是让大家能够安心于念佛,另一方面,也怕有的人不善理解,这里有必要再做一个专门的说明。因为善导大师的思想是以救度下劣恶机作为出发点,然后以下摄上、举恶摄善。以下摄上:以下等根机得救的方法,来摄受上等根机。举恶摄善:举造恶之机得度,而摄受行善之机。并不是说“好像可以随便放逸”。比如说“不虑妄念”,大家都在担心说“我虽然念佛,妄想杂念纷飞,这样怕不能往生吧?怎么办?”那么才说:“你不要忧虑有妄念,你只管念佛!”不是鼓励大家“你就让它妄念纷飞,让它到处乱飘”,也不是这样。念佛

2、的时候,还是要认认真真来念佛。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内心比较静定。只是我们不要在这件事情上妄上起妄,担心不能往生。“不顾贪嗔”,是说我们本来就是贪嗔具足的众生,如果说“贪嗔心消除才能往生”的话,我们也做不到,内心就有恐惧。善导大师讲的“不顾贪嗔”,是指这个人走在二河白道之上,一边是水,一边是火,他就一心直进,在这条白道上往西而去。就是说:身为凡夫,我们虽然念佛,但是还有贪心、还有嗔恨心,我们不是把念佛往生的心收回来,“这个贪心可能障碍我,这个嗔心可能让我不能往生”,如果这样想呢,我们就会左顾右盼,就会越看越害怕,往生就没有希望。所以说不因贪嗔未断而顾虑重重,直接念佛

3、,决定往生。但是,这一点也不能错误理解说:“那我就使劲贪、使劲嗔,任自己的贪性和嗔性在那里滋长蔓延。”那等于你没有走在白道上,反而是整体埋没在贪嗔水火当中,那根本谈不上“不顾贪嗔”了。“不顾贪嗔”是指在这条白道上面一心向西直进,不用顾虑,不用担心,不用害怕。这是就我们做不到断尽贪嗔,而做这样的安慰和保证。“不问时节”,是指我们遇到这个法门之后不论寿命多长多短,即使临终才开始念佛也决定往生。并不是鼓励我们“平时不用念佛,等到临终再来念佛”,而是说我们现在遇到这个法门,就现在念佛,相续到临终。“不问罪福”,不管你是福业众生还是罪业众生,只管念佛都能往生。即使没有大乘善、

4、小乘善和世间善,但依念佛,也决定往生。有人就误解说:“既然不问罪福嘛,那我造罪也无妨了,我也可以造造罪”,这样就等于说又落在罪当中了。所谓不问罪、不问福,是把我们的心从这方面引导到念佛方面。这里有一本书,是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的纲要。这本书大家回去可以好好看。书里有一段非常好,能够避免这种过失。这是慧净法师专门解释“不问罪福”的一段,我把它念一念,来跟大家说明一下:此“不问罪福多少,劝专念佛名”之文。善导大师讲:“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这样的“不问罪福多少”:正显示弥陀佛力无碍救度之法门,以消除一切疑见

5、之执著。怕大家疑惑,“恐怕我有罪业,不能往生”。或有执著罪福因果,“修福应生,造罪不生”;这也是一种执著,“修福才可以往生,造罪不能往生”,这是根据一般的自力修行原则,执著这一点。或有执著“福多罪少,尚得往生;罪多福少,则不得生”。退一步来讲,哪一个人在世间没造罪呢?多少都造罪,“福多罪少,这样差不多能往生;罪少福多,不能往生……”为除此等疑执,故言“不问罪福多少,但能一心专念弥陀名号,都决定往生”。然而,有邪见之人,滥解弥陀救度,这个就是见解邪谬、错误了,他胡乱地理解弥陀的救度。“不问罪福多少故,罪不可畏,福不可修,若有畏罪修福者,即是未信弥陀愿力之人”这就是邪见

6、。怎么是邪见呢?“既然说不问罪福多少,那罪就不用害怕,不用恐惧造罪,福也就不用修了,何必修福呢?也无所谓嘛!”见别人念佛求生西方,持戒严格,小罪也畏惧说“我应该不造罪,应该多修福”,他就指责人家说:“你这个人,你没信弥陀本愿!信了阿弥陀佛本愿,怎么还怕造罪呀?怎么还要修福啊?”这就是典型的邪见。他自己这样做,还去跟别人夸耀,说:“像我这样子,才叫信弥陀本愿,罪不可畏,福不必修;你畏罪修福,你信阿弥陀佛没信得过!”自己念佛念得很少,甚至不念佛,说:“不问时节久近嘛!干嘛念念不舍呢?”看到人家拿念珠,他有意见,“你念佛念得多,你就是自力!你就是不信弥陀本愿!”这都是错误

7、的见解、错误的认识。善导大师念佛很精进勇猛,冬天念佛都出汗;道绰大师每天念佛七万声——这就是我们的祖师,怎么说念佛多反而就是自力呢?而且,这些祖师都是万善齐修、一向专念,只是怜悯我们这些陋劣的根机,没有办法做得很好,为我们开示特别法门,让我们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有人把这一点作为自己造罪放逸的理由,然后标榜自己:“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如此!”这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这是你的错误见解!如果有这样的人,大家离他远一点,不要受他的蛊惑。也有的人,原来吃素,也不饮酒,后来错误理解弥陀的慈悲,“哎,没关系了”,反而退堕下来吃肉,还饮酒,还跟别人拍着胸脯说:“我就是信弥陀本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