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中深孔采矿设计技术标准

铜矿中深孔采矿设计技术标准

ID:12360523

大小: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铜矿中深孔采矿设计技术标准_第1页
铜矿中深孔采矿设计技术标准_第2页
铜矿中深孔采矿设计技术标准_第3页
资源描述:

《铜矿中深孔采矿设计技术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铜矿中深孔采矿设计技术标准×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矿段中深孔采矿的技术要求;1.2本标准适用于××矿段中深孔采矿采切、布孔、爆破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2.1《有色金属矿山生产技术规程》1990年6月;2.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3.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3术语3.1中深孔采矿: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3.2堑沟:采场受矿巷道兼采矿凿岩巷道。4 一般规定4.1采场或盘区采矿设计应在本矿段总体回采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满足总体回采顺序要求;总体回采方案由矿段初步设计确定;4.2采矿设计应包括矿房和矿柱回采(掘进、凿岩、爆破、

2、出矿)、地压管理以及空区处理(如充填);将矿体划分为采场或盘区进行开采,具备独立的回采顺序,完善的人行、出矿、充填、通风系统;4.3采场设计和组织生产,应实行强化开采,推广先进经验,执行安全规程,达到安全、高效和低耗的要求,并降低损失、贫化;4.4采矿设计主要包括采准设计、布孔设计、爆破设计,并应根据相应级别的地质测量资料进行,地测资料需经专业主管技术人员审核。4.5××矿段采准设计一般以盘区设计为主,将矿体垂直走向划分盘区,以双号地质勘探线为界每100m为一个盘区;暂留盘区隔离矿柱,宽18m。盘区内沿走向划分为长78~82m、宽18m采场,分矿房与矿柱;矿房一步骤回采,矿柱二步

3、骤回采;4.6××矿段中深孔采矿,适宜于矿体平均厚度小于30m且最大厚度不超过40m的采场,以及大孔采场堑沟底部结构采用中深孔拉底回采部分;4.6按照SIMBA1354中深孔凿岩台车操作要求,并根据布孔形式、矿岩稳固性确定凿岩硐室规格和布置型式;4.7按照TORO1400E铲运机操作要求,并根据出矿方向、矿岩稳固性确定出矿联络道、出矿巷、出矿进路规格和布置型式。采用“V”型堑沟受矿底部结构。4.8当中深孔拉底时,拉底高度不小于13.5~15.5m;4.9中深孔采场当矿体垂直厚度超过30m时,应分层凿岩;4.10每个盘区、每个作业分层均有两个及以上安全通道;5采准设计35.1中深孔

4、采矿采准设计以开拓探矿工程和生产探矿地质资料为准,探矿级别达不到要求的应进行补充与加密探矿;5.2采准设计一般以盘区为单元进行设计,包括充填、穿脉联络、凿岩硐室、堑沟及出矿进路等底部结构、溜井、通风等系统工程;5.3充填巷道可结合利用探矿工程,距采空区垂直高度不小于20m;5.4充填巷道无轨设备施工规格为3.5m×3.5m,坡度不大于20%,弯道半径不小于8m,充填孔倾角不小于55°;5.5凿岩硐室穿脉联络巷道布置在盘区间柱内,规格为3.5m×3.8m,坡度不大于20%,弯道半径不小于8m;5.6凿岩硐室规格为3.8m×4.0m,切槽硐室规格为5.2m×4.0m,切井规格为2.0

5、m×2.0m;5.7受矿堑沟视具体待采矿体条件可完全或部分布置矿体内,堑沟至少一端与穿脉联络巷道相通;5.8堑沟高于出矿进路不低于2.5m,规格为3.8m×4.0m。受矿角为55°,特殊条件不小于50°;5.9出矿巷道与出矿进路铲运机通行巷道规格不小于4.5m×3.75m,直线段坡度不大于10%,曲线段坡度不大于8%,弯道半径内径不小于8m。5.10出矿进路与出矿巷道夹角为45~50°,间距为12~15m,一组矿房矿柱采场一般布置7条出矿进路;5.11铲运机的单程运输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柴油铲运机一般不大于150m;---电动铲运机一般不大100m。5.12盘区斜坡道坡度

6、直线段不大于15%、曲线段不大于10%;弯道半径不小于15m;5.13采场溜井布置在盘区间柱内,直径φ3.5m;溜井边距穿脉巷道边不小于2m;5.14采准设计有完善的通风网路;5.15采准设计包括平面图、纵横剖面图、工程断面图;地质概况、技术要求、施工顺序、充填通风系统、质量与安全等文字说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量表等;5.16采准设计图纸比例为1:200、1:500或1:1000。6布孔设计6.1布孔设计以采准切割实测工程和二次圈定矿体资料为准,必要时利用采矿炮孔补充探矿;6.2布孔设计一般以采场为单元进行设计,采用垂直扇形中深孔布孔。SIMBA1354中深孔布孔参数,孔径为

7、76mm,孔底距为1.8~2.5m,排距为1.5~1.8m,机高1.8m;堑沟拉底槽孔布孔参数适当加密,上部硐室槽孔一般为垂直平行中深孔,孔网参数为1.3~1.5m×1.3~1.5m;6.3布设炮孔时,先布设控制爆破边界的炮孔,然后按孔底距适当布置其他孔;6.4炮孔边孔或孔底与永久巷道或天溜井等工程的安全距离不小于5m;6.5炮孔孔底距采空区、充填体、采界内巷道或硐室,应留0.8~1.2m不穿透;6.6堑沟拉底中深孔布孔时,孔底应超出控制线0.2~0.4m;且与大孔孔底交错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