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误差计算

如何进行误差计算

ID:12364738

大小:66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6

如何进行误差计算_第1页
如何进行误差计算_第2页
如何进行误差计算_第3页
如何进行误差计算_第4页
如何进行误差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误差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误差一、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在物化实验中需对某些物理量进行测量,以便寻找出化学反应中的某些规律,测量又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指实验结果可直接用实验数据表示。如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米尺测量长度,用压力计测量压力等。另一类间接测量是指实验结果不能直接用实验数据表示,而必须由若干个直接测量的数据通过某种公式进行数学运算方可表示的实验结果。如用凝固点降低法测溶质的分子量,就必须通过测量质量、体积和温差这些直接测量的数据,再用冰点降低公式进行数学运算后,方可得到溶质的分子量。在直接测量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准确,测量方法的不完善,都使得测量结果不准

2、确,以致于偏离真实值,这就是误差。在间接测量中由于直接测量的结果有误差,此误差可传递到最后的结果中,也可使其偏离真实值。由上所述,可知误差存在于一切测量之中,所以讨论误差,了解其规律、性质、来源和大小就非常有必要。实验误差的分析,对人们改进实验,提高其精密度和准确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意义在以后讨论),甚至新的发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真值真值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值,它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数值。例如,我们可取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作为速度的计量标准,又如,可用理论安培作为电流的计量标准,其定义为:若在真空中有两根截面无限小的相距2米的无限长平行导体,在其上流过一安的电

3、流时,则在二导体间产生10-7牛顿/米的相互作用力。这样的参考标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理论之中,因此这样的真值是不可知的。但人类的认识总是在发展的,能够无限地逐渐迫近真值。由于真值是不可知的,所以一般国家(或国际上)都设立一个能维持不变的实物基础和标准器。指定以它的数值作为参考标准。例如,以国家计量局的铯射束原子频率标准中,铯原子的基态超精细能级跃迁频率的平均值作为9,129,631,770赫。这样的参考标准叫做指定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可能把所使用的仪器都一一地与国家或国际上的指定值相对比,所以通常是通过多级计量检定网来进行一系列的逐级对比。在

4、每一级的对比中,都把上一级的标准器的量值当作近似真值,而称为实际值。三、准确度和精密度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即测得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精(密)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及测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有效数字在以后讨论)。我们说测量值与真值越接近,则准确度越高。测量值的重复性越好,有效数字越多,则精度越高。对准确度和精度的理解,可以用打靶的例子来说明:图II-(1)准确度与精密度的示意图图II-(1)中(a)、(b)、(c)表示三个射手的成绩。(a)表示准确度和精度都很高。(b17)则因能密集射中一个区域,就精度而言是很高的,但没射中靶眼,所以准确度不高。(

5、c)则不论是准确度还精度都很不好。在实际工作中,尽管测量的精度很高但准确度并不一定高。而准确度很高的测量要求其精度必定也很高。四、误差的种类、来源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和消除的方法根据误差的性质,可把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类。1、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即大小)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按某一确定规律而变的测量误差,这种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有:(1)仪器刻度不准或刻度的零点发生变动,样品的纯度不符合要求等。(2)实验控制条件不合格。如用毛细管粘度计测量液体的粘度时,恒

6、温槽的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产生显著的系统误差。(3)实验者感官上的最小分辨力和某些固有习惯等引起的误差。如读数时恒偏高或恒偏低;在光学测量中用视觉确定终点和电学测量中用听觉确定终点时,实验者本身所引进的系统误差。(4)实验方法有缺点或采用了近似的计算公式。例如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出的分子量偏低于真值。2、偶然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物理量,每次测量结果都有些不同(在末位数字或末两位数字上不相同),它们围绕着某一数值上下无规则地变动。其误差符号时正时负,其误差绝对值时大时小。这种测量误差称为偶然误差。造成偶然误差的原因大致来自:(1)实验者对仪器最

7、小分度值以下的估读,很难每次严格相同。(2)测量仪器的某些活动部件所指示的测量结果,在重复测量时很难每次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在使用年久或质量较差的电学仪器时最为明显。(3)暂时无法控制的某些实验条件的变化,也会引起测量结果不规则的变化。如许多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温度有关,实验测定过程中,温度必须控制恒定,但温度恒定总有一定限度,在这个限度内温度仍然不规则地变动,导致测量结果也发生不规则变动。3、过失误差由于实验者的粗心,不正确操作或测量条件的突变引起的误差,称为过失误差。例如用了有毛病的仪器,实验者读错、记错或算错数据等都会引起过失误差。上述三类误差都

8、会影响测量结果。显然,过失误差在实验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