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

图像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

ID:1236672

大小:13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09

图像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_第1页
图像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_第2页
图像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_第3页
图像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_第4页
图像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像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窗体顶端秋风,秋雨,秋天的景色·博客园·首页·博问·闪存·新随笔·联系·订阅·管理随笔-234 文章-0 评论-22 图象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转 图象压缩(JPEG)编码算法及压缩过程的实现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静态图像压缩(JPEG)编码算法的基本原理、压缩的实现过程及其重要过程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算法的实现原理及软件实现的例程,其次着重介绍了压缩过程中的DCT、量化和编码三个重要步骤的实现原理。关键词:图像压缩 有损压缩  JPEG  离散余弦变换  DCT   量化第一章 图像压缩编码的综述1.1 图象压缩的目的

2、和方法                           图象的数字化表示使得图象信号可以高质量地传输,并便于图像的检索、分析、处理和存储。但是数字图像的表示需要大量的数据,必须进行数据的压缩。即使采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压缩,其数据量仍然巨大,对传输介质、传输方法和存储介质的要求较高。因此图象压缩编码技术的研究显得特别有意义,也正是由于图象压缩编码技术及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推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1.1.1 图象压缩的目的   图象采样后,如果对之进行简单的8bit量化和PCM编码,其数据量是巨大的。以CIF(Com

3、monIntermediateFormat)格式的彩色视频信号为例,若采样速率为25帧/秒,采样样点的Y、U、V分量均为8bit量化,则一秒钟的数据量为:            352×288×3×8×25=60.83Mbit要传输或存储这样大的数据量是非常困难的,必需对其进行压缩编码,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要传输或存储的数据量。虽然数字图象的数据量巨大,但图象数据是高度相关的。一幅图象的内部相邻象素之间,相邻行之间的视频序列中相邻图象之间有大量冗余信息—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尽量去除这些冗余信息,减少图象的数

4、据量。除了时间冗余和空间冗余外,在一般的图象数据中还存在信息熵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和视觉冗余。各种冗余就是压缩图象数据的出发点。图象编码的目的就在于采用各种方法去除冗余,以尽量少的数据量来表示个重建图象。1.1.2图象压缩的几种方法1.统计和字典的压缩方法     常规程序和计算机熵的数据对于那些基于利用统计变种的压缩,效果很好,这些统计变种表现在单个符号的频率以及符号或短语字符串的频率等方面,而基于字典的系统实际山就是假扮统计程序。可是遗憾的是,这类压缩对于连续色调图象的作用并不很好。这些程序的主要问题产生于这样的一个事实:照片图象

5、的象素广泛地分布在整个范围。如果将图象中的彩色用频率分布画出,那么频率分布图中,没有我们在统计压缩的成功的情况下所看到的“尖峰”状,实际上,如果延长这个分布图,那么从类似于电视那样的生活图象源中得出的分布图会趋于平展。这意味着,每个象素代码彼此是大约相同的出现机会,决定不存在挖掘熵差的任何机会。基于字典的压缩程序的运行也有类似的问题,基于扫描照片的图象决定没有任何类型的数据特征以产生相同的短语的多次出现。例如,一个栅格化的图象,类似房子墙边的垂直部分,在图片的许多连续的行中可能可以给出相似的字符串。但不幸的是,由于真实世界是变化多端的,每

6、行中的相同的性能将彼此地略有不同,对于20个象素的一个字符串,其中的一两个象素会因扫描而彼此出现一步长的变化,虽然这些不同点小到人眼不能探测或对人眼不起作用,但他们毕竟妨碍了基于字典压缩的工作,对于这类压缩方法来说,字符串必须严格匹配,由于小的变化,而使匹配的字符串长度趋于很小,这就限制了压缩的效率。2.有损压缩类似于音频数据,图形图象也同样有一个比常规计算机数据文件优越的地方:在压缩/扩展的循环中,他们可以被略微改动,而不会影响用户的立即质量。如果仔细修改,那么各处象素的精确灰度可以完全不被注意地进行小的改变。由于计算机栅的图形图象通常

7、来自对真实世界源的扫描,所有他们通常表达一个已经不完美的照片的表达或是不完美的其他打印接着的表达。没有改变图象基本性能的有损压缩程序应该是可行的。假设图形图象的有损压缩是可能的,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呢?研究人员最初试验了用于语音信号的同样的技术,如差分编码和自适应编码,虽然这些技术对图象有帮助,但并没有达到所希望的那么好,原因之一是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根本不同。用常规格式采样的音频数据是趋于反复的,声音,包括讲话,是由每次几秒的重复的正弦波组成的。虽然计算机上DAC的输入流可能由许多不同的频率叠加在一起而成,但是正弦波通常产生反复的波形。音频

8、反复的本性自然使他利于压缩,线性预言编码和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等技术就利于了这一点,因此将音频数据流压缩了50%到95%。但开始研究图形压缩时,人们也试图用相似的技术压缩数字化的图象,取得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