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湄河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小湄河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ID:12391124

大小:649.5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8-07-16

小湄河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小湄河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小湄河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小湄河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小湄河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湄河生态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湄河水系生态治理项目项目实施方案小湄河水系生态治理项目项目实施方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十月60小湄河水系生态治理项目项目实施方案目录前 言1第一章综合说明31.1项目背景31.2项目区选择及概况41.3项目建设的任务、目标及规模6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71.5施工组织设计81.6水土保持监测81.7技术支持91.8项目管理101.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111.9经济评价结论111.10项目可行性的结论与建议11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设计依据122.1项目背景1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2.3设计依

2、据15第三章项目区选择及概况173.1项目区概况173.2项目区概况183.3项目区水土流失21第四章建设任务与规模264.1建设任务264.2建设目标264.3建设规模264.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8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措施设计295.1水土保持分区295.2总体布置295.3工程措施设计30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3860小湄河水系生态治理项目项目实施方案6.1工程量估算386.2施工条件386.3施工组织形式与方法396.4施工进度安排40第七章水土保持监测427.1监测内容427.2监测点布设427.3监测时

3、段与方法42第八章技术支持458.1技术支持的必要性458.2专题调研458.3技术推广458.4技术培训468.5技术引进47第九章项目建设管理489.1工程建设管理489.2工程运行管理49第十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5110.1投资概算5110.2资金筹措5310.3附表5310.3.1附表53第十一章效益分析5710.1经济效益5710.2生态效益5710.3社会效益57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5911.1综合评价5911.2结论6060小湄河水系生态治理项目项目实施方案前 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一

4、号文件和新《水土保持法》为主线,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根本目标,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为保障,坚持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全面落实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评价、保护水源和改善人居环境等各项任务,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聊城经济开发区小湄河水系生态治理项目位于聊城经济开发区城区,北至济聊馆高速公路,南至湖南路,东至东外环路,西至庐山路,东西宽1.8km,南北

5、长7.6km,项目区总面积13.68km2(1368hm2),项目区范围涉及大顾庄村、广福刘村等9个行政村,总人口10256人。小湄河水系流域周边为聊城经济开发区工业区,周边以各类型工业企业和未开发的村庄为主。项目区属于鲁西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是黄河流域决口扇形地、沙质河槽地边缘以及沉沙池区,土壤质地松散,结构性差,土壤肥力低,每逢大雨和大风使土壤表层随风吹、水冲而流失,使土壤质地变粗,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60小湄河水系生态治理项目项目实施方案对该项目区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改善生

6、态环境,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治风蚀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在优选措施、提高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土流失区进一步治理,对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发挥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该区域土地及光热资源丰富,水源有保障,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该区域土地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土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提升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政府支持,群众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改变环境条件迫切,提出开展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群众对治沙造林,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要求迫切,

7、因此,该项目区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群众的积极性高。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作,逐步使我县的水土走上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正规化道路。60小湄河水系生态治理项目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1.1.1项目前期规划基本情况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1号)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措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新形势新阶段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

8、要求,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和新的《水土保持法》为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任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全面提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平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水土保持积极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