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语文版七上陌上桑教案1

22语文版七上陌上桑教案1

ID:12394311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22语文版七上陌上桑教案1_第1页
22语文版七上陌上桑教案1_第2页
22语文版七上陌上桑教案1_第3页
22语文版七上陌上桑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22语文版七上陌上桑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陌上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认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正面、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以及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朗读、复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运用种种写作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教学难点】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民歌的语言特点。讨论点拨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2、新课“同学们,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景,人人喜爱,美女人人欣赏,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是谁吗?”(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今天,老师也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古代美女,她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她的名字叫――罗敷。(师课件展示古代美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段有关美女罗敷的故事。”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陌上桑》。(师板书:陌上桑)二、教材分析及背景解题本文是一首乐府诗。这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汉乐府,指汉朝的乐府诗。乐府,原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

3、,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 《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三、诗歌诵读1、

4、教师范读全诗,并提出要求:(1)标画出自己读不准的生字词。(2)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2、疏通生字词3、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语音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四、整体感知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段路层次    这首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全诗采用喜剧手法揭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位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     全诗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     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     第三段,写

5、罗敷拒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 第二课时4、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以下问题:(1).诗歌围绕罗敷写了几件事? 罗敷采桑、罗敷拒诱。(板书)                 (2).诗歌中,罗敷的身份是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罗敷是一个善劳动、爱劳动的青年劳动女性。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罗敷喜蚕,采桑城南隅”,“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3).作者是如何描写罗敷的器物服饰的?从描写的角度看,是什么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正面描

6、写) 诗中用了夸张手法意在为下文写罗敷的美丽、高贵做铺垫。(4) .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罗敷的容貌之美,为什么称赞罗敷的环境、器物和服饰 ? 为什么写众人为罗敷的容貌美所倾倒 ? 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读者能感受到她的美吗 ?    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这首诗描写罗敷的美貌,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描绘,有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倾慕,既便不再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 ( 肖像 ) ,读者也足以感到她的美丽姿容了。其中借助他人的反应的描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特别成功

7、,从这些人的反应来烘托罗敷的美丽、动人。又由于运用了夸张、排比的手法,极大的美化了主人公,使得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效果很好。(5)诗的后半部分写罗敷的人格之美。作者只是从正面把罗敷的语言行为原原本本的描绘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直接去认识、判断罗敷的人格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这样写,一是文字简约,显得干脆利落,二是表现有力,形象鲜明。因为前半部分对罗敷已作了多方面描写,够充分的了,如果这里再作细致描写,就会显得累赘、拖沓。 (6)诗歌中出现的“使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勾画这一

8、形象具有什么作用 ?             是一个荒淫无耻的封建官僚。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勾画这一丑恶形象,体现着矛盾的发生,树立了罗敷的对立面(7).罗敷面对使君,怎样痛斥他的无理?表现罗敷的什么性格?“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斥责、嘲讽使君的愚蠢、贪婪。表现了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8).罗敷丈夫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