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试题

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试题

ID:12397288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6

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试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试题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试题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试题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试题1、春天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曾一次次地对春天进行歌颂。有句古诗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恰好与朱自清的《春》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写尽了春草的质感、颜色和活力。"",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2、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山坡上,有的地

2、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3、《回乡偶书》中,表明作者离家时间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夜雨寄北》中写眼前之景的诗句是,。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

3、的诗句“,。”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通过用典表现诗人无限怅惘心怀的诗句是:,。7、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4、:,。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8、《论语》(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④“处处留心皆学问”是说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还要谦虚,时常向他人请教,这正如《论语》中所说的“,。”(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9、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写三峡夏水的特点时,侧面描写水流

5、湍急特点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常常会让我们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诗句;而“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一句,则又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意境相似。10、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思念的诗句是:,。11、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也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12、杜甫的《望岳》包含

6、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这句话也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13、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是:,。,。,。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是:,;,。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七年级第六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积累1.文学常识填空。⑴《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字仲尼,末期家家家。⑵《世说新语》是朝文学家组织人编写的。⑶《伤仲永》的作者是,他与韩愈、柳宗元、、、、苏辙、曾巩合称为“”。⑷《木兰诗》选自宋代编的《

7、》。所谓“乐府”,原指,后来把也称作乐府。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初唐”之一。⑹《夜雨寄北》的作者是,与杜牧合称“”。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人不知而不yùn()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朔气传金tuò()南市买辔()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⑴双兔傍地走()⑵不耻下问()⑶陈太丘与友期行()⑷歆辄难之()⑸世隶耕()⑹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⑺父利其然也()⑻愿为市鞍马()⑼学而不厌()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⑾稍稍宾客其父()⑿学而不思则罔()4.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⑴学而不思则

8、罔。通⑵尊君在不通⑶出门看火伴通⑷不亦说乎通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⑵泯然众人矣。⑶邑人奇之。⑷择其善者而从之。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⑴宁可以急相弃邪?()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⑶朔气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