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宪法学”是什么

“规范宪法学”是什么

ID:12402560

大小:2.75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16

“规范宪法学”是什么_第1页
“规范宪法学”是什么_第2页
“规范宪法学”是什么_第3页
“规范宪法学”是什么_第4页
“规范宪法学”是什么_第5页
资源描述:

《“规范宪法学”是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文化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目录 I.考查目标………………………………………………………2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3III.考查内容………………………………………………………3第一部分历史………………………………………………3第二部分地理………………………………………………8第三部分政治……………………………………………13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1624I.考查目标文化综合考试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

2、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各门课程具体能力要求如下:一、历史1.再认历史知识,理解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2.掌握主要的历史术语和史学表述,能依据要求重构历史时序;3.阅读和解释材料,评价和运用材料;4.掌握比较、分析、归纳、考证等基本历史方法;5.组织论据,说明、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6.表述清晰、史论结合。二、地理1.结合地图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以及有关地理的重大时事。2.了解我国地理概况、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3.了解世界地理概况、各洲及主要国家、地区的地

3、理特征及其差异。4.理解地理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区分、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5.掌握判读和填绘地图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各种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示意图、各种统计资料图表等分析说明地理问题。6.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及其成因。7.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正确的地理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评价有关地理问题。8.运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规范化的地理名称、准确的地理图像等地理语言,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叙述。三、政治1.再认或再现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2.理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

4、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5.恰当使用哲学、经济、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24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历史50分地理50分政治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70分(每小题2分,35小题)非选择题80分III.考查内容第一部分历史一、中国古代史(一)远古时代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2

5、.远古文化(二)先秦1.夏、商二里头文化殷墟甲骨文青铜器2.西周武王伐纣分封制3.春秋战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诸子百家(三)秦、汉1.秦朝秦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末农民战争2.两汉24文景之治汉武帝光武中兴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3.秦汉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充造纸术张衡张仲景华佗《史记》(四)三国、两晋、南北朝1.从统一到分立三国分立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2.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屯田制江南的开发3.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祖冲之《齐民要术》范缜王羲之三大石窟佛教与道教(五)隋、唐1.隋唐政治隋朝的统一三省六部科举制贞观之治文成公主武则天开元之治安史之乱黄巢起义2

6、.隋唐经济大运河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曲辕犁两税法3.隋唐文化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僧一行《千金方》唐诗4.中外交流玄奘鉴真遣唐使(六)五代、辽、宋、夏、金、元1.政权并立与经济发展王安石变法澶渊之盟岳飞经济重心南移2.元朝行省制度与宣政院澎湖巡检司民族分化政策3.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沈括郭守敬宋词元曲《清明上河图》《资治通鉴》(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明末农民战争2.清朝清朝的建立军机处文字狱收复台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明清经济与文化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明清小说

7、二、中国近代史(一)鸦片战争241.第一次鸦片战争魏源林则徐《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二)太平天国1.太平天国的兴衰金田起义洪秀全天京变乱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三)洋务运动总理衙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曾国藩李鸿章(四)民族危急的加深1.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台湾行省的建立2.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马关条约》3.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五)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天演论》2.百日维新(六)辛亥革命1.孙中山与同盟会2.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