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期第周、周教案

高二语文上期第周、周教案

ID:12410876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6

高二语文上期第周、周教案_第1页
高二语文上期第周、周教案_第2页
高二语文上期第周、周教案_第3页
高二语文上期第周、周教案_第4页
高二语文上期第周、周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期第周、周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语文上期第13周、14周教案一、在熟读课文基础上,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文言句式、通假及词类活用,高二语文上期第13周、14周教案。二、了解本单元作者散文的特点及各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三、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培养自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四、通过反复诵读,提要钩玄,因声求气,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气脉),认识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五、理解作者在中流露的情感和阐述的道理。【单元导读】本单元所选文章,照顾到不同体裁和风格。《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政论文,文章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利用对比推论,

2、最后告诫北宋统治者不可重蹈六国破亡的覆辙。语言多用对偶、排比,感情愤郁,沉痛激切。《伶官传序》是议论文,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通过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语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气势旺盛。《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是韩愈为悼念其侄写的一篇祭文。文章在抒写对亡侄的哀悼和人生感喟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性思考。作者很重视语言的复沓重叠,回环转折,多利用排比句式和语气助词来强化悲痛之情。《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记叙了作者苏轼与文与可之间的深情厚谊,并阐述了文与可的创

3、作理论,是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虽为悼文,语言却凝练生动,活泼幽默,乐中寓悲,凄恻动人。本单元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杂叙所历所见,或痛心于刑狱黑暗腐败,或忧愤于家国破亡,也是通篇情感贯注、情理兼胜的优秀散文。【学法导引】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的关系角度欣赏古代散文,通过提要钩玄、沉思力索与反复诵读、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文气、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另外,要继续进行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并关注背景、了解作者,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及创作风格。总之,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多读、多品味,注意不同作者、不同文体散文的风格特点及语言韵味,逐

4、步培养自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同时,还应有质疑问难的精神,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获得对文章内容的更深刻的理解。【课时安排】10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活动内容】1.学习单元“赏析指导”,理解本单元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2.初步了解本单元散文特点,并进行本单元学法指导。3.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六国论》文意,检查《学案》“方法指导2”预习效果。4.通过“赏析示例”,初步了解《六国论》文章脉络及主要思想【活动过程】1.自主阅读单元“赏析指导”,谈谈对本单元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特点的认识。2.教师讲解本单元散文特点,提出单元教学目标,并进行学法指导。3.教师指导预习

5、“赏析示例”,作《六国论》一课的《学案》“方法指导1、2”。第二课时【活动内容】1.通过提要钩玄,梳理归纳,弄清《六国论》的论证结构。2.通过反复诵读,因声求气,把握文章意脉、情感及写作特点。3.通过探究讨论,认识苏洵观点的片面性。【活动过程】1.自主朗读课文,列出《六国论》的结构提纲。2.齐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的。3.齐读第二、第三自然段,弄清二、三自然段是如何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的,这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4.指名朗读最后一段,归纳比较的内容,理解比较的意图。5.重点朗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体会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在增强文气、体现情感方面的作用。6.探究讨论:

6、六国破灭,真的弊在赂秦吗?如果你认为观点欠妥,对你今后读书有什么启发?第三、四课时【活动内容】1.通过质疑解难,归纳梳理《伶官传序》一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作《学案》“积累整合”,教案《高二语文上期第13周、14周教案》。2.通过反复诵读,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3.通过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语言特点,了解欧阳修散文语言的多样性。4.通过探究讨论,理解观点,明确写作目的。【活动过程】见下文“教案示例”。第五、六课时【活动内容】1.通过质疑解难,归纳梳理《祭十二郎文》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完成《学案》“积累整合”。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抒发的骨肉之情和宦海人生的感

7、慨。3.品味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语言。【活动过程】1.默读《祭十二郎文》,利用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归纳梳理本课的文言基础知识,完成《学案》“积累整合”。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和一般的祭文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指名朗读课文,并从文中画出句子说明韩愈对侄儿的死为什么会这样悲痛欲绝?4.重点朗读第五自然段,揣摩语气助词在表达感情上的重要作用。第七课时【活动内容】1.通过提要钩玄,归纳梳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完成《学案》“积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