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心理辅导个案

胆小心理辅导个案

ID:12414119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胆小心理辅导个案_第1页
胆小心理辅导个案_第2页
胆小心理辅导个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胆小心理辅导个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辅导个案一、个案基本情况姓名:小徐(S)性别:男年龄:12四年级二、问题行为情况在课堂上经常看到,S因为害怕答错,而不敢举手发言,或者是等老师已经让别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他才敢悄悄地举手,偶尔被老师点名作答时,也是一字未说却已满脸通红.一些本来会回答的问题总是因为胆怯而无法表达。课外见到老师更是竭力躲避。特别是老师要求其承担的工作,不能够跟同学们及时的沟通而不能顺利完成。三、个案背景资料1、父母性格内向,忠厚老实,不善言辞。特别是家庭有个体私营,家庭教育缺少及时的沟通,促成了他不善于与他人之间的正常交往。2、S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不错,属于优等生。一般是自己默默学

2、习,缺少与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看到学习成绩相当不错,导致老师家长一般就少与他交谈,他的存在对家长和老师来说并没有多大的负担,更加重了他的胆怯和自闭。四、心理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生来惧怕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怪而大的声音,二是身体失去支持和跌倒,其他的惧怕心理都是后来养成的。如父母经常缺少对孩子应有的沟通和了解,使孩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这么沉默。再在学习生涯中,无法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那么这些都会影响孩子,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处于惊恐之中。久而久之,形成孩子退缩、冷漠、孤独、自卑(各种活动中)等性格特点。而过于胆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五、辅导过程(一)

3、对比鼓励法3对比鼓励法就是让学生在一种横向(纵向)的比较过程中,有效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尊、自信意识和自我表现的勇气,逐渐消除胆怯心理。众所周知,小学生最崇拜、最敬畏的人通常是班主任,但班主任切不可滥用权威。我拿某个优秀的学生与他作比较,并指出那位学生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他呢,并告诉他,应该克服胆怯心理,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二)优点放大法所谓优点放大法,就是要用一种欣赏与赞美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微小的闪光点,并适当而巧妙地加以放大,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S打乒乓球还有两下子,一连战胜了三个同学。借此机会

4、我亲自参战,而且有意屡战屡败。一些学生对我说:“严老师,您球技太差劲了。连个学生都打不赢。”我自我嘲解道:“他是个‘武林高手’,我哪是他的对手,大家以后可不要小看他……”当时,S那股自豪劲儿就甭提了,一个劲地大喊着:‘‘严老师,再来一局……”后来再见到我时,S不再躲避,还常说:“严老师,一会儿我们来打乒乓球。”(三)角色扮演法具有胆怯心理的学生,其实内心非常渴望成为一个大胆、勇敢的人,渴望自己成为一个能拯救弱小者的无所畏惧的小英雄。但现实生活与心灵渴望的矛盾,导致这种无所畏惧的渴望被主观的胆怯与懦弱所掩盖。“角色扮演”的游戏对于帮助这样的学生,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

5、到的效果。我就有意在班队活动小品游戏中让S扮演一个能言善道又勇敢的学生。让他在同学出现困难时候,及时的帮助并解决了困难,之后同学们一起狂欢。让他感受到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是那么的幸福和快乐。角色扮演对这位学生的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开始给自己提出奋斗目标:今后要当一个勇敢的人。(四)活动消除法3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足球或篮球比赛开局的几分钟,双方队员都打得很乱,毫无章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的比赛会越来越精彩。这种现象是因为竞争结果的不确定性使队员们产生了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但是随着比赛的进行,队员的焦虑情绪会渐渐消除。体育比赛中的这种现象对于我们帮助那些

6、心理上力求表现自己,却又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发。在上届校运会上,我就让S代表我们班参加了60X10的接力比赛。在校运会前段时间,要求参加队员在课余时间加强锻炼,提高战斗实力。我看到S为了班级的荣誉,就经常跟队员在操场上流汗练习,有时还与队员之间交流接棒的方法和注意点(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孩子,悟性不错,他的发言队员也能接受)。通过不停的付出,最后该项目获得了第一名,而我们班的团体总分也是全校第一。同学们都很高兴,我也发现了S那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容。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都相互围在一起狂欢。那时候我看到他是满脸的、天真的、灿烂的笑。(五)有意提拔法具有胆怯

7、心理的学生,往往更在乎别人是否在乎他。针对这一特点,可以让胆怯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保护了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就保护了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六、成效与思考现在S是班里的班干部,承担着许多项班级工作,并且能及时完成各种任务。人也开朗多了,跟同学之间的交往也频繁了,上次生日时候还特邀请了几位好朋友在家过生日呢。当然,学生胆怯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其改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老师应该认真对待班级中存在胆怯心理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渐克服胆怯心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