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党校2015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

四川省委党校2015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

ID:12446558

大小:83.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7-17

四川省委党校2015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_第1页
四川省委党校2015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_第2页
四川省委党校2015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_第3页
四川省委党校2015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_第4页
四川省委党校2015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委党校2015年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题型1.多项选择(6x2分)12分;2.简述题(4x10分)40分;3.辨析题(4x7分)28分;4.论述题(3选2,2x35分)70分;知识点及题型猜测(备注:下划线部分为原文语句,红色字体为题型猜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第8页)(一)简述:意识的起源是什么?第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产物;第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生产劳动在意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劳动是猿进化成人的决定因素;语言和劳动一起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和发展,语言是从生产劳动中,并与生产劳动一起产生和发展的;生产劳动促进意识内容日

2、益丰富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根据知识点扩充:1.辨析: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因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只有人才具有社会性。(网络参考答案:意识固然从非生命的机械、物理、化学反应、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和动物的感觉及动物心理长期演化而来,但它和其他物质反应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人的感知能力在个别方面不如某些动物,但在整体水平上却是任何动物不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的本质是抽象思维,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提出改造世界的目的和蓝图,并通过实践创造世界,这是动物所没有的。如

3、果认为动物、甚至一切非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那会犯"物活论"的错误。)2.辨析:语言和劳动一起促进了人脑的形成和发展(√)因为语言是从生产劳动中,并与生产劳动一起产生和发展的;生产劳动促进意识内容日益丰富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29-3.简述:为什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见上:“第二,”)(二)意识的本质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第二,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根据知识点扩充:1.辨析:随着科学的发展,电脑将取代人脑。(×)人工智能即电脑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事实。电脑不是独立自主的思维主体,它只

4、是一种思维模拟。人工智能虽然具有精确、迅速的运算功能,能贮存大量信息资料,并能部分地代替人脑的功能,但它不具有能动的创造力,它是由人创造的,因而永远不能代替人脑。2.辨析:神话中的美好幻想、宗教迷信中的神灵鬼怪,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因为一切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应,即便是错误的意识也是坚持对物质的反应,是对物质的歪曲或颠倒的反应。(第9页第二行)(三)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什么?(第9页)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实践认识世界;二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根据知识点扩充:1.简述:正确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应当反对哪些观

5、点。(√)应当反对两种片面的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它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但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另一种是唯心主义观点,它抽象地发展了意识的能动方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2.辨析: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29-唯心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认识论根源;它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它特有的地位,错在它抽象地发展了意识的能动方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看上去精致、漂亮,但它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时间,起不到实践的积极作用,因而它只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第

6、14页)(一)简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自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物质运动形式及其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二是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三是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二)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关系表现为:第一,它们互相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

7、殊性之中,没有脱离个别的一般,也没有脱离一般的个别。第二,它们互相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只是概括了同类矛盾的共同本质,并非把矛盾的特殊性包括无遗,个别不能完全进入一般之中。第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一定时间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特定场合、特定时间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根据知识点扩充:1.辨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因此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29-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反映的是包含与组合的关系:整体大于全部;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反映的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两者含义不同,因此不能等同。

8、(三)简述(或者多项选择):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一,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世界运动、发展的内在的源泉和动力;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