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

ID:12466157

大小:11.04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7-17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_第1页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_第2页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_第3页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_第4页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1、辣椒青枯病———————————————————22、辣椒褐斑病———————————————————33、辣椒病毒病———————————————————54、辣椒立枯病———————————————————125、辣椒根肿病———————————————————136、辣椒白粉病———————————————————137、辣椒疫病————————————————————148、辣椒根腐病———————————————————169、辣椒炭疽病———————————————————1710、辣椒猝倒病———————————————————2311、辣椒叶枯病———————

2、————————————2512、辣椒褐腐病———————————————————2613、辣椒绵腐病———————————————————2714、辣椒黑斑病———————————————————3215、辣椒白星病———————————————————3216、辣椒疫病————————————————————3517、辣椒灰霉病———————————————————3718、辣椒菌核病———————————————————3819、辣椒细菌性叶斑病————————————————4020、辣椒(色链隔孢)叶斑病——————————————4221、辣椒冻害————————————

3、————————4222、辣椒热害————————————————————4323、辣椒寒害————————————————————4324、辣椒肥害————————————————————4325、烟青虫危害辣椒—————————————————4426、棉铃虫危害辣椒—————————————————4527、甜菜夜蛾危害辣椒————————————————4628、辣椒紫斑病———————————————————4929、辣椒幼苗带帽出土————————————————4930、辣椒白斑病———————————————————5031、辣椒脐腐病————————————————

4、———5132、辣椒软腐病———————————————————5633、辣椒辣椒芽枝霉果腐病——————————————5834、辣椒叶霉病———————————————————5835、辣椒疮痂病———————————————————6036、辣椒黑霉病———————————————————6137、辣椒黑腐病———————————————————6338、辣椒白绢病———————————————————6639、辣椒茎基腐病——————————————————6740、辣椒裂果————————————————————681、辣椒青枯病1、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残体遗留在土

5、壤中越冬,第二年通过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多从寄主的根部或茎部的皮孔或伤口侵入,前期处于潜伏状态,座果后遇有适宜条件,该菌在寄主体内繁殖,向上扩展,破坏细胞组织,致茎叶变褐萎蔫,当土壤温度达到20—25℃,气温30—35℃,田间易出现发病高峰,尤其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更易促成该病流行。此外,连作重茬地,或缺钾肥,管理不细的低洼排水不良地块,或酸性土壤均利于发病。    2、症状: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条萎蔫,表现为中午阳光强烈时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后期叶片变褐枯焦;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有臭味。

6、    3、防治方法:(1)改良土壤,实行轮作,避免连茬或重茬,尽可能与瓜类或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整地时亩施草木石灰或石灰等碱性肥料100—150公斤,使土壤呈微碱性,抑制青枯菌的繁殖和发展。(2)改良栽培技术,提倡用营养钵育苗,做到少伤根,培育壮苗提高寄主抗病力。(3)辣(甜)椒进入发病阶段,预防性喷淋50%绿乳铜乳油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毒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或50%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隔10—15天1

7、次,连续灌2—3次。2、辣椒褐斑病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圆形病斑,初为褐色小点,后中心渐变为灰褐色或深浅灰色中心,四周黑褐色,染病部位直径可扩至1cm或更大,但有时又可愈合。茎蔓、叶柄、梗节染病部位边缘黑色,中心浅灰色。均为近圆形病斑。如果摘除侵染病叶,通常植株叶色不再变黄,病害严重时,可产生大量落叶,但果实不受侵染。    发病规律:病菌可在种子上越冬,也可以菌丝块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叶上越冬。生长发育适温为20--25℃,若高温、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