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饮食注意

浅表性胃炎饮食注意

ID:12468326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7

浅表性胃炎饮食注意_第1页
浅表性胃炎饮食注意_第2页
浅表性胃炎饮食注意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表性胃炎饮食注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防胃炎饮食要点  忌过冷、热、硬食物:过凉的食物和饮料,食后可以导致胃痉挛,胃内黏膜血管收缩,不利于炎症消退;过热的食品和饮料,食后会直接烫伤或刺激胃内黏膜。胃炎病人的食物应软硬适度,过于坚硬粗糙的食品、粗纤维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烧烤的食品,食用后可加重胃的机械消化负担,使胃黏膜受到磨擦而损伤,加重黏膜的炎性病变。  忌不洁饮食:胃炎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要吃变质食品。因为被污染变质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对胃黏膜有直接破坏作用。放在冰箱内的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如发现变质,要坚决扔掉,禁止食用。  食谱举例;  少渣清淡半流质饮食  少渣清淡

2、半流质饮食参考食谱  富强粉125g 粳米225g 肉松20g 牛奶250g 白糖20g  鸡蛋100g 豆腐150g 青鱼75g 豆油25g 盐6g  总热能8.60MJ(2057.3kcal)氮:热能1:165.71P/S比值1.26  碳水化物307.4g(59.7%)蛋白质77.5g(15.0%)脂肪57.4g(25.1%)  动物蛋白39.9g(59.7%)豆类蛋白7.5g(9.7%)食物纤维2.7g  浅表性胃炎的症状常见症状  1、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约占85%。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

3、等。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2、腹胀,占70%。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约占50%的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也是浅表性胃炎的常见表现,出血原因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粘膜急性炎症改变。  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6、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体格检查时可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注意事项:  谨慎用药  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类药、四环

4、素、红霉素、泼尼松等药物,尤其在慢性胃炎活动期。  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是增加胃肠蠕动的好办法,能有效地促进胃排空,使胃肠分泌功能增强,消化力提高,有助于胃炎的康复。  戒烟  抽烟会促进胃痛发作。吸烟后,烟碱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对胃粘膜产生有害刺激作用,过量吸烟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引起胆汁返流,使胃粘膜受损,并影响胃粘膜血液供应及胃粘膜细胞修复与再生,所以要戒烟。  戒洒  酒精可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侵入胃粘膜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注意日常保健  患有慢性肝病、糖尿病、胆道疾病时,可使胃粘膜局部防御功能降低、胃功能紊乱而发生胃炎。另外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感染等造成

5、的带菌分泌物下咽,常可使胃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诱发胃炎。所以注意上述疾病的控制治疗,对慢性胃炎的康复也是十分重要的。浅表性胃炎治疗应遵循的原则  1、以调节胃部酸碱度平衡为基础: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医学理念,人体发生的疾病是整体机能失衡引起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养胃是根治胃病和预防胃癌的最好药方。  2、以全面修复胃肠黏膜为关键:因为80%以上的胃病症状都和胃肠黏膜受损有关。  3、以促进肠胃动力为保障:胃动力是胃正常运动的保障,人的胃动力一旦出现障碍,就会引起消化不良,上腹胀痛、易饱、饭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年老体弱的胃病患者。  4、以灭绝幽门螺杆菌为根本:国内外消化界中医学者在胃肠

6、病病因学的研究中证实,70%的浅表性胃炎、90%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杆菌,而以往的抗生素疗法并不能100%的杀灭这个病菌。资料来源于北京总院胃肠诊疗中心http://www.bjwjcwb.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