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稿

ID:12475830

大小:9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稿_第1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稿_第2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稿_第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稿_第4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十九世纪中叶  (一)历史背景:  (1)产业革命的完成(物质基础)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国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生产。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基本矛盾)  (3)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主要矛盾)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2、济学的理论来源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由流通转到生产领域并创立了劳动价值论,这些成果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并发展。  (2)空想社会主义:  法国的圣西门  法国的傅立叶  英国的欧文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出了原则性的预见。  列宁深入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特征,并对实际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

3、经济运行问题作出了开创性研究。  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做了探索。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创新和重大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  1.含义: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  2.三要素: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过程的三要素)  劳动者的劳动、劳动

4、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3.四环节:生产(直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第一,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生产为分配、交换和消费提供对象;另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第二,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着积极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如果分配、交换和消费适应于生产,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第三,生产(直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共同构成了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生产、分配、交换

5、和消费四个环节的关系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  1.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  2.研究对象(区分不同学科的核心标准):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

6、基本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三、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要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这两个层面来把握  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具有层次性,它不仅要研究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本质层次的生产关系,也要研究经济体制这一经济运行层次的生产关系。  制度与体制的关系  制度: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和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7、,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体制: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及相应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总称。  关系:  (1)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体制反映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方式。  (2)经济体制以经济制度为基础,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3)体制是独立的,可以选择的: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可以形成大致相同的经济体制。在同一个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经济体制。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即经济规律。  一、经济

8、规律的含义  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二、经济规律的特点(客观性)  第一,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  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