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上专题“汉字”中

苏教版语文八上专题“汉字”中

ID:12490315

大小:2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7

苏教版语文八上专题“汉字”中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专题“汉字”中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专题“汉字”中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专题“汉字”中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专题“汉字”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八上专题“汉字”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字”专题》是苏教版教材中独具特色的内容,它是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平台。近几年,国家经济实力飞跃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的民族意识也日益高涨,以汉字为主题的试题也屡屡见于各地中考卷端。汉字内容的考察,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形音义的考察,更不是汉字知识的死记硬背式的考察,其形式愈发多样,其内容更加鲜活,综合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 汉字读写  【题型展示】  1、 本是中国人,当知中国字,更当写好中国字。请你把下面的文字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田字格里。(6分)(08年来宾市)   源于中国数代人对汉字的爱,汉字才得以记载了

2、中华五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才有了夸天的枝繁叶茂,成为世界上唯一活着井将继续流传下去的古文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魂,她存在于我们的血液中,滋养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点评分析】此题要求抄写文字,字数多,赋分大,而且使用了田字格,这在近几年中考中不多见。此题意在考察写字习惯和书写水平,这代表着一种方向,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此外,像传统的注音题、写汉字题等仍然大量存在于中考试卷中,这些情况说明,汉字读写的要求不仅不能降低,反而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参考答案】略    二、 广告纠错  【题型展示】  1、阿宁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

3、,请找出并加以改正。(05年南京市)  公用电话 长途直播 新款手机 震憾上市    (某公用电话亭) 应改为 (某手机专卖店) 应改为   2、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  “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  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 (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与理由。(05年南京市)  看法:   理由:   【点评分析】此题有别于传统的错别字修改,它取材于生活中的广告,很典型,显得新颖别致。第1题是同音错别字,属无意出错。第2题是谐音错别字,属有意出错。汉字谐音特

4、点在广告领域中经常得以运用,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足下生辉”、“随心所浴”、“咳不容缓”、“默默无蚊”等广告词(以上分别指鞋油、淋浴器、咳嗽药、蚊香)都是这样的。这要求我们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敏感地纠出这些错别字,才能品出谐音广告的妙趣来。  【参考答案】  1、“直播”应改为“直拨”;“震憾”应改为“震撼”  2、.绘声绘色;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    三、 图文探究  【题型展示】汉

5、字可以传递丰富的意味。右图是汶川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幅招贴画,请你给这幅招贴画写一段说明文字。(不少于80字,5分) (08年太原市)      【点评分析】此题取材鲜活,紧扣热点,考察了对汉字结构的观察、分析、理解能力。这幅招贴画上,红色部分为“汶”字,黑色部分为“川”字,合起来是一个“济”字,也是一个地名------“汶川”,再结合下方的红十字标志,其意思不言而喻。   近几年,很多图式(徽标、商标、会标、招贴画等)设计都融入了汉字的元素,通过对汉字的夸张和变形来表情达意。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京”字形徽标(08年来宾市中考题),中国探

6、月工程“月”字形徽标。这些内容进入试题时,往往要求解说其中的含意。一般而言,我们若有一定的字形分析能力,加以适当的想像和联想,这类题目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参考答案】这幅招贴画的画面由两部分组成。中间是一个米字格,格子里纵向排列着“汶川”二字,而这两个字又组合成一个“济”字。下方是红十字的标识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字样。它以巧妙的构思表达了与汶川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的主题。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特征1分,说明内容2分,说明顺序1分,语言表达1分,共5分)    四、 说文解字  【题型展示】  1、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的

7、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07年贵州)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的。  怒 功 悟: “ ”由 组成,说明 。   2、猪在中国文字中。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3分) (07年山西太原)  【帮帮你】①“灾”由“宀”和“火”构成。“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②豕(shǐ):猪。                                                  【点评分析

8、】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本身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谷习惯和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