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潭镇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报告表

派潭镇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报告表

ID:12492731

大小:2.39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7-17

派潭镇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报告表_第1页
派潭镇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报告表_第2页
派潭镇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报告表_第3页
派潭镇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报告表_第4页
派潭镇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报告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派潭镇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报告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报告表编号:年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派潭镇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增城市派潭镇人民政府编制日期:二〇一五年四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

2、、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建设单位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派潭镇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增城市派潭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陈**联系人赵**通讯地址派潭

3、镇文政路22号联系电话135****4334传真82821052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增城市派潭镇邓村石屋旧村立项审批部门增城市发展改革和物价局批准文号增发改投〔2015〕61号建设性质√新建改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R8740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占地面积(平方米)151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99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评价经费(万元)0.9预期投产日期2015/12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市派潭镇邓村村,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文物修缮改造,总面积1510平方米,其

4、中武威祠堂688平方米、石焕新民宅117平方米、石屋炮楼面积590平方米、北门屋及耳房90平方米、广场、巷道等配套设施2700平方米,并实施给排水、电气等配套工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应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形式完成环评工作。现委托英德市德宝环境保护服务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以弄清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影响,并提出有效的保护对策和措施。二、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位于广州市增城市派潭镇邓村村三、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第一部分古建筑修复工程利用邓村原

5、有山水田园自然资源及石屋宗祠、碉楼等历史文化资源,采用“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整饰,加固结构、引入参观、展览、旅游服务等旅游功能,推进邓村村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投资额700万元。第二部分室外及市政配套工程结合古建筑修复工程,进一步完善旧村建筑使用功能,同步提升旧村的环境品质,对邓村旧村内相关配套给水、排水、电气以及室外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与完善,计划投资额300万元。四、与政策符合性分析该项目符合《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向目录》(2007年本)鼓励类项目中的第二十五条“其他服务业”中的第17条“文物保护及设施建设”,项目的

6、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位于增城市派潭镇邓村石屋旧村,主要建设内容为文物建筑修缮改造。项目北面是民宅,东面是村道及鱼塘,南面是一小池塘,西面靠山。村屋现仍保留清代建筑风格,现已无人居住,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情况,因年久失修,墙体日渐破旧,石屋炮楼楼面几乎全部坍塌,其余房屋均出现渗漏、构件缺失、崩裂变形等迹象。以下是项目目前周边环境实景。①项目北面民宅②项目东面道路及水塘③项目南面小池塘④项目祠堂正面实景(西面靠山)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

7、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本项目位于增城市派潭镇邓村石屋。增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背靠大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龙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紧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因地处连结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走廊”。一、地质和地形地貌增城市境内地质古老,地层稳定,地势北高东低。北部群山起伏,境内最高峰牛牯嶂峰海拔1084.3米;中部丘陵广布,有宽广的河谷平原;南部为冲积平原,境内河流众多,增江纵贯南北,东江横过南部。由于地形多样,河海相交,故称为“岭南之

8、奥区,山川之汇会”。全境总面积1615平方公里,地势自北向南降低,土地大致分为中低山谷地、丘陵地、冲积平原三种类型,各种类型面积约各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1)中低山谷地。主要分布于北部的派潭、正果、小楼3个镇,山峰一般为海拔500米以上,其中派潭镇境与龙门县交界的牛牯嶂,海拔1084.3米,是全市最高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