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检测试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检测试题

ID:12516658

大小:271.3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检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检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检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检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检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第4章检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 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种群的概念及特征1,2,15(中)2.种群的数量变化3,5,6,8,11,16,18(中)3.群落的结构4,7,13,14(中),17,19(中)4.群落的演替9,10,12,20(中)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2011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在理想状态下呈“J”型增长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

2、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是变化的解析: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属年龄组成中的稳定型,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2.(2011年龙岩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一般用样方法调查某一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C.其调查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D.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只有标志重捕法解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3.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000m2的野生草坪

3、进行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株。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 C )A.15000B.16250C.17500D.70000解析: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取每平方米样方中某种草药的平均值,然后计算出5000m2面积上总株数,即12+15+14+17+125×4×5000=17500。4.(2011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期末)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这些鱼可以使海葵避免被其他鱼类食用并清洁海葵的身体,而海葵有刺细胞的触手,可使小丑鱼免于被捕食,小丑鱼本身则会分泌一种粘液在身体表面,保护

4、自己不被海葵伤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D )A.种内互助B.竞争C.寄生D.互利共生解析: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称为互利共生。5.(2011年广东湛江市第二中学高二期末)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解析:甲图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属年龄组成中的增长型;S

5、型曲线中的K/2处对应的时刻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时刻,并且以后的一段时间中种群的数量还在增长,因此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6.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图所示曲线。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图形的转换能力。增长速率最大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最多,增长速率为0时,个体数目不再增加。7.(2012年安徽黄山市高二期末统考)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统计(计算)所得数值可能比实际数值偏大的是( C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中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

6、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B.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解析:A、B、D三项的结果都偏低,C项中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可知,如果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计算出的结果偏大。8.(2011年福建南安一中高二期末)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时间段内,得到如图所示的增长变化(λ)曲线[注:λ=t月种群数量/(t-1)月种群数量

7、]。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解析: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λ值为1左右,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A项错误;λ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长,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因此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B项正确;第3年末至第5年中期,λ值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到第5年中期时,数量达到最大,C、D项错误。9.(2011年福建南安一中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