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夹板固定术

实验三 夹板固定术

ID:12518329

大小:5.86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17

实验三 夹板固定术_第1页
实验三 夹板固定术_第2页
实验三 夹板固定术_第3页
实验三 夹板固定术_第4页
实验三 夹板固定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三 夹板固定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三夹板固定术中医骨伤科教研室杜文喜实验目的1、熟悉夹板固定的适应范围、所需材料、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2、掌握部分常见骨折的整复手法和夹板固定术。实验内容1、夹板固定的二种常见方法(一次性包扎法、续增包扎法)2、四肢常见骨折的整复手法和夹板固定方法概述手法闭合复位治疗骨折,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蔺道人在其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即提出了治疗骨折的方法和原则: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20世纪60年代,国内以积水潭、天津医院等老专家提出治疗骨折的四大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相对于其它治疗方法,手法整复治疗骨折的

2、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简单方便,经济实用,痛苦小。由于没有切开骨折周围组织及骨膜,没有损伤破坏骨组织赖以自身修复的血液供应,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加快,肢体功能恢复迅速、良好。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摸推拿一、复位方法拔伸旋转屈伸分骨折顶回旋横挤纵压例一、前臂双骨折例二、克雷氏骨折二、夹板固定定义:用扎带或绷带把木板、竹板、硬纸或塑料制成的夹板固定在骨折已复位的肢体上,以利于骨折断端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愈合,同时配合以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肢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夹缚疗法。材料:常用器材有大小规格、形状各异的夹板、扎带或绷带、固定

3、垫、衬垫物。常用方法:①续增包扎法。在夹板外用绷带包扎数层后再放置其他夹板,然后扎缚固定。②一次包扎法。骨折复位后,患部贴以敷药或衬垫物后,用绷带包扎数圈后,安置压垫和夹板,外用扎带扎缚。前者虽然较牢靠,但包扎时间长,且不易观察外形和固定垫的位置,而后者虽包扎较快,但常常不牢靠,容易移动。适应症:适用于四肢长管骨闭合性骨折,在复位后能用小夹板固定、维持对位者。禁忌症1.错位明显之不稳定性骨折。2.伴有软组织开放性损伤、感染及血循环障碍者。3.躯干骨骨折等难以确实固定者。4.昏迷或肢体失去感觉功能者。方法及内容(长干骨折局部小夹板):1.选择适当的夹板并塑形和各种材料,骨折

4、复位满意复位后,将固定垫准确地放在适当位置上,并用胶布固定.2.绵纸包裹伤处,夹板至于外侧,助手持夹板,术者捆绑束带,依次捆扎中间、远端、近端。用力要均匀,其松紧度应使束带在夹板上可以不费力地上下推移lcm为宜。3.在麻醉末失效时,搬动患者应注意防止骨折再移位。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肢血运,如发现肢端严重肿胀、青紫、麻木、剧痛等,应及时处理。4.骨折复位后4d以内,可根据肢体肿胀和夹板的松紧程度,每日适当放松一些,但仍应以能上下推移lcm为宜;4d后如果夹板松动,可适当捆紧。5.开始每周酌情透视或拍片1-2次;如骨折变位,应及时纠正或重新复位。必要时改作石膏固定。6.2—3

5、周后如骨折已有纤维连接可重新固定,以后每周在门诊复查1次,直至骨折临床愈合。7.及时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示例1、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断端外侧嵌插内侧分离,向前、内成角内收型:断端外侧分离内侧嵌插,向外成角示例2、肱骨干骨折夹板固定超关节注意事项:1、肱骨干骨折夹板固定,上1/3超肩关节,下1/3超肘关节,中1/3不超2、固定垫,两点法、三点法,不宜太厚3、桡神经沟处,不要放固定垫4、肘关节屈曲90度示例3、尺桡骨双干骨折夹板固定桡骨远端正常解剖结构示例4、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中立位克雷氏骨折史密斯骨折固定垫位置示例5、股骨干骨折夹板固定肱骨干骨折固定

6、垫:上1/3近端前方和外侧,中1/3断端的前方和外侧,下1/3近端的前方。示例6、胫腓骨干骨折夹板固定注意事项:1、胫腓骨骨干骨折夹板固定,上1/3,膝关节屈曲40-50度,内外侧超膝关节中1/3,不超膝踝关节下1/3,内外侧板超踝关节2、固定垫,两点法、三点法,不宜太厚3、腓骨小头处,棉垫保护,避免损伤N4、下肢中立位,膝关节屈曲20-30度(一)密切观察伤肢的血运在固定后3-4天内伤肢肿胀明显,要注意观察肢端动脉搏动以及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指或足趾主动活动等情况。以及注意压迫行溃疡,调节扎带的松紧度。如出现伤肢持续性疼痛、肿胀、麻木、发凉、发绀、活动受阻等情

7、况,应及时处理。缺血坏死可能,与骨折疼痛相区别。注意事项(二)定期X线或摄片检查了解骨折是否移位,特别是在复位后两周内,以每周复查两次为宜,如发现骨折处移位,应及时再复位。两周后也应定期检查,直至临床愈合。(三)抬高患肢,消肿(四)夹板固定前的评估在进行手法整复前,病人的一般健康状况必须是良好和稳定的。在整复时让病人采用舒适的体位,对顺利完成整复,避免并发症是非常有意义的。施加暴力或反复多次的手法整复对病人是有弊而无一利的,应予避免。病人及家庭成员对骨折功能对位的X线标准的认可程度会有差别,医生可以予以解释。对实在接受不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