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现状的思考

对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现状的思考

ID:12519109

大小:32.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7

对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现状的思考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对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现状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现状的思考2012年10月25日16:39来源:人民论坛网  就我国目前声乐艺术现状来看,频繁亮相于荧屏的美声、民族、通俗等多种演唱形式似乎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一派蓬勃气象。但在这繁华背后却不乏尴尬与隐忧,比如:民族声乐领域“千人一声”、“名嗓克隆”的现象已变得极为普遍。事实上,艺术之核心价值恰在于其独特性、乃至唯一性。具体到民族声乐艺术来说,郭兰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王玉珍的《洪湖水浪打浪》、李谷一的《知音》、关贵敏的《太行颂》等,至今无人能够替代——我们几乎只要一听声音,就可以断定歌

2、者是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如今当红的一些男女歌星,甚至包括被尊为“歌唱家”、享有“顶戴花翎”的若干大牌在内,虽人人嗓音珠圆玉润,却“千人一声”,难觅艺术个性。那么,本该百花争艳的民族声乐艺术,何以沦落到如此窘境?我们又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来修正和改善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生态环境与未来走向呢?  大幅度精简高校“声乐专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民族声乐还是比较淳朴可爱的,人们通过广播、电视和剧场,既可欣赏到各种戏曲、说唱和曲艺,也能聆听到郭兰英、郭颂、李谷一、蒋大为,甚至邓丽君等人的歌曲。这些声音个性十足、

3、神韵独特,用老百姓话说就是“各有各的味儿”。正是有了这些与众不同的“味道”,才使民族声乐艺术乃至整个歌坛活力四射、光彩熠熠。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高校的迅猛扩招,全国“声乐”专业的在校生、以及随之而来的毕业生瞬间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虽然高等院校也培养了若干称得上“歌唱家”的人才,但和近30多年来所积累的庞大毕业生群体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这种窘况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全国开设声乐专业的高校过多,已多达几百所,难免泥沙俱下,致使师生质量均难保证。其次是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陈陈相因——除少数高校、个

4、别声乐教育家确有“独门秘籍”外,其他几乎都属大同小异,从南到北、大家都用一个“模子”,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三是人才培养过于模式化。从艺术院校走出来的学生好似“流水线”上输出的批量产品,无个性可言。第四是,全国几乎所有高校的声乐专业都不太受重视,有的高校甚至无力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技能,这意味着该专业绝大多数学生也就是“唱”了四年而已,而没有形成一套知识体系,独有风格更无从谈起。第五是,一个人能否成为歌唱家,主要取决于自身天赋条件的优劣,如果资质很好,只要分阶段进修一下,即可具备登堂入室的状态,没有必要连续花费

5、四年或更多时光。  因此,我国高校声乐专业应当尽快实行大幅度消减、归并,转而实行“精英培育”和“素养普及”并举的方针。即国家主管部门经过考评后,仅需在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这七大区域,各选一所重点高校开设声乐专业。同时将各地真正精于此道的师资按区域集中到相应高校,并严格控制招生人数。至于其他高校则一律取消该专业,同时将原有的招生名额配置到“文史哲”等大文科方向。此外,各省的师范等院校可以自主开设“声乐选修课”,但不允许单设该专业。一个国家并不需要多少以歌唱为业的“大学生”,但是每个大学生日后都

6、得工作谋生。在大学期间,何不让更多的学子用功于那些真正能够提升他们综合素养的文史哲领域?  打破人才选拨的“门派”桎梏  “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任何事业兴旺发达之肯綮所在,对于艺术行业而言尤为如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民族声乐人才的选拔机制上,却存在着不少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的怪事,这种状况突出地体现在一些大型文化机构所举办的“选拔赛”上。例如,CCTV作为国家电视台,集中代表了主流社会的价值导向,尽管它在近20年来通过“青歌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歌唱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它对“民族唱法”的界定过于狭隘,无疑也

7、对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此,针对CCTV的某次“青歌赛”,作曲家吕远曾有一番妙论:“当时出现了一个轰动,参赛选手李琼是通俗组的,歌唱演绎很好,民族组和美声组的评委一致肯定,然而通俗组的评委却给出低分。在会上我问,为什么通俗组给出这么低的分数。他们的答复是通俗组觉得她的唱法太‘民族了’。再问,那么通俗是哪个民族的?谁也说不出来。难道我们这个民族就不能通俗?”  我们这个民族就不能通俗?——吕老的话令人莞尔,但是切中肯綮。细细想来,有意强化“门派之别”、评定准则教条化、评委过于“学院派”导致了这场

8、“闹剧”。  其实,当下盛行的所谓“民族唱法”,本质上就是一套“中体西用”的唱法,它发端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大约成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几代人的劳动结晶,目前已成为我国“学院派”民族声乐教学的主流模式。这套方法大量吸收了西方的科学发声技巧,同时又在韵味、音色和共鸣位置等方面,刻意保留了我国传统民歌和戏曲的部分特色,其创新意义无疑应当肯定。但换个角度看,它显然是个融合了“美声”基因的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