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水诗词鉴赏

. 中国山水诗词鉴赏

ID:12529879

大小:106.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17

. 中国山水诗词鉴赏_第1页
. 中国山水诗词鉴赏_第2页
. 中国山水诗词鉴赏_第3页
. 中国山水诗词鉴赏_第4页
. 中国山水诗词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 中国山水诗词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曹操亲率大军北征,平定了辽西一带游牧民族乌桓的叛乱,消灭了袁绍军阀集团的残余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九月凯旋,途经今河北昌黎,登碣石山,观渤海,写下了这首情满于山、意溢于海的乐府诗。是年,诗人52岁。全诗凡十四句,押一部仄声韵,韵脚分别是“峙”“起”“里”“志”。前十二句,四句一韵;最后八字,两句一韵,似乎不大整饬。为什么会是这样?原来,末二

2、句说“高兴之极,歌咏此诗以表达自己的心志”,只是乐府诗的一种程式化结尾,本不必与正文有所关联,连不押韵也是可以的。不过此篇却是个特例:它不但押韵,且与上文情绪贯通,联系紧密。如此,则读者将它看作全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就不奇怪了。起二句叙事:登山观海。末二句抒情:幸甚咏志。中间十句写景,是全诗的主干与精华。三四句谓近海水波,微微荡漾;山岛突出,高耸海面。一二句先山后海,三四句先海后山,同是山海并举,用笔却见错综。接下去四句,仍双绾山海,却扩展为二句写山,二句写海,章法又有变化。且五六句上承“山岛竦峙”之外部形貌而转入

3、山间草木繁盛之内部景观,七八句上承“水何澹澹”之近海风光而转为秋风掀起大浪之远海气势,或因视角的变换而笔触愈显深细,或因视野的拓展而境界更趋恢宏。再接下去的四句,不再分笔写山,而目光专注于海。如果说上文近海、远海,还只是海的局部,还只是用直笔从正面去描绘,那么,这四句已扩大到写整个海域,且又换了一种更加高妙的书写策略:用曲笔从侧面乃至背面去迂回包抄。你看,太阳月亮的运行,银河星光之灿烂,仿佛都出自大海:那海的辽阔无边,包罗万象,岂非不言而喻,尽在其中?如仍用直笔从正面去摹写海的广大,任你使尽洪荒之力,即便做到穷妍极态,

4、也只写得个大海真大而已;而诗人妙用曲笔从侧面乃至背面迂回包抄,则不仅写出了大海真大,更向读者展现了日光下镶了金的大海,月光下镀了银的大海,星光下嵌了万千颗钻石的大海,这大海种种面相的一幅幅壮美画卷,从而使审美效应达到了峰值!我国东部虽然濒海,但论其地域的广袤,远不及中部、西部之内陆。因此,历代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以吟咏山岳、平原、河流、湖泊者居多,礼赞大海的作品少而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曹操此诗,是以稀为贵的海之歌中创作时代最早,艺术质量最高的一首。诗不在多而在精,中国古代的咏海之作,得此连城之璧,遗憾可以稍

5、释了。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24岁,北游今山东,遥望东岳泰山,写下了这首雄视百代的五言古体诗。此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岱宗”,泰山又名“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称。“夫”,古汉语发语词,无实义。起句设问:泰山是什么样子?顿时便抓住读者,将他们拉进自己的诗境里来。次句自答:它苍翠着整个山东大地,绵延不绝!今山东地域在春秋时期分属齐、鲁两国,齐在泰山北,鲁在泰山南。“青”,用作动词,炼字精悍。“

6、未了”,不曾完结。泰山山脉之大,非远观不能领略,这就缴出了题中的那个“望”字。第三句,“造化”指大自然及其创造者。“钟”,聚集。此句谓上苍对泰山特别眷顾,集神奇秀丽于其一身。这是对泰山的高度赞美。第四句,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日落为“昏”,日出为“晓”。此句夸张泰山的高大,说它割断了夜晚与白昼。“割”字下得老辣、生新。这两句仍然从大处落墨,对泰山作宏观描述。以上四句,重心在“岳”;五六两句,重心转移到“望岳”的“我”。“层云”,重叠的云。“决”,裂。“眦”(zì),眼眶。二句是说远望泰山,云气缭绕,胸中仿佛也有重

7、云生成并激荡;瞪大眼睛,目送鸟儿归山,直到它们没入苍茫山色,眼眶都快要瞪裂。这两句,特别是“决眦”句,刻画自己“望岳”的情态极为传神。古体诗并不要求对仗,律诗才要求中间两联对仗。本篇三四五六句是两联工妙的对仗,熔律体入古体,尤见诗人融会贯通的文学才力。“决眦”句中,那“归鸟”已将作者的诗心从远望之处牵引到了山中,与他心仪的泰山“零距离接触”了,于是末尾便水到渠成地由“望岳”自然延伸到“立志登岳”。“会当”,定要。二句是说: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视那矮小的群山!这正是《孟子·尽心上》“(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云云的诗意

8、表达。卒章显志,青年诗人用最高亢的音调唱出了他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此前不久,他刚经历了进士考试失利的挫折。但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滕王阁序》),仍保持着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锐气。凭着这股锐气,尽管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至少在诗歌创作上,他为我们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文学的“泰山”!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