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本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之效应研究

虚拟资本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之效应研究

ID:12529925

大小:1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7

虚拟资本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之效应研究_第1页
虚拟资本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之效应研究_第2页
虚拟资本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之效应研究_第3页
虚拟资本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之效应研究_第4页
虚拟资本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之效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虚拟资本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之效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虚拟资本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之效应研究2012/1虚拟资本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之效应研究孙姊郑贵廷摘要:虚拟资本是现代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不同的方式;第三,根据发生作用的经济分,它的发展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因素不同,可以分为税收、利率、汇率和关税机制等。金融机构和政府财政是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作用的另一关系,实体经济为虚拟资本的运行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虚重要媒介。在储蓄-投资转化中,金融机制所起的作用是通拟资本能够在金融领域内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行,实体经过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

2、市场三个基本要素完成的。金济是虚拟资本运行的基础,实体经济的良好运转产生了对融机制是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途径产生作用的,直虚拟资本的需求。当虚拟资本适合于实体经济规模时,二接融资就是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直接在金融市场上建立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当虚拟资本的发展过度占用实体的债权债务关系。资本市场中的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就是这经济发展所需资源时,会扭曲资源自己直直至产生泡沫经种直接融资的典型代表;间接金融就是资金供求双方不直接济。本文主要针对虚拟资本在实体经济运行中产生的效发生债权债务关系,而是通过金融机构建

3、立起借贷关系,银行应进行研究,虚拟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了;储蓄-投资;信贷是间接融资的典型代表o转化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金融一体化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效应等。本吸引了大量社会闲置资金投入其中。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关键词:虚拟资本;实体经济;金融效应债券取得生产所需的资金,证券流通市场的存在为证券发行中圄分类号:阳32.1文献标识码A市场提供了流通、转让、交易的场所,由此保证了证券资金的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008-03流动性;便利的交易场所确保了资

4、金的流动性,使资本周转的作者:孙娇,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郑贵廷,博时间加快。虚拟资本拓宽了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提供了灵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12活的融资方式,降低了融资成本,这样就同时满足了投资者和生产者对于资金流动性的要求。虚拟资本融资提高了货币资金周转、转移和结算的速度,可以在数量和期限上充分满足生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产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关系。实体经济是虚拟资本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根据马克思作为金融投资工具的一种,公司债券是

5、储蓄-投资转化的观点,虚拟资本首先是生息的货币资本,虚拟资本本身并没机制中发生作用的直接金融工具,债券发行人和债券购买者有价值,但是它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虚拟资本独立通过买卖有价证券形成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公司债券作为于实体资本,虚拟资本的形成机制表现为与实体经济相分离一种基础性直接融资工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资金盈余部条件下由投资性货币需求驱动的货币供给机制和虚拟投资的门通过购买公司债券将自己的‘储蓄'直接有效地转化为了自我衍生机制,它是货币资本化和信用制度发展的产物。;虚‘投资这反映了公司债券

6、独特的投资功能。;股票、基金证券拟资本能够在金融领域内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行,实体经济和金融衍生品投资都属于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作用的直接金是虚拟资本运行的基础,实体经济的良好运转产生了对虚拟融工具。政府债券在运作机理上与公司债券类似,不同点只资本的需求。当虚拟资本适合于实体经济规模时,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当虚拟资本的发展过度占用实体经济发展所是在于政府债券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和政府部门,它属于一种财政性融资工具。银行的借贷资本在储蓄-投资转化中发挥需资源时,会扭曲资源配置直至产生泡沫经济。虚拟资本的发展脱离实体经济

7、运行最终也会回归实体经济,若离开实体了重要的作用。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对需要资金的人和供应经济的依托,虚拟资本将无法持续发展。下文将针对虚拟资资金的人提供了一个融通资金的桥梁,降低了资金使用者的本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进行研究。信息成本。借贷资本通过银行传递给了投资规模很大但自有资本不足的企业或者其他部门,由这些机构将虚拟资本转化一;储蓄-投资;转化效应成实物投资。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扩大再生产,要使再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了巨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就需要补充新增资本。从宏观经济的运

8、大的变化,中国的投资主体和储蓄主体高度分离,中国的储蓄行过程来看,资本形成包括两个环节:储蓄与投资。根据不同资源-大部分是以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流转到投资主体的划分标准,可以把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划分为三种形式:第手中,一小部分是以投资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的直接融资方一,根据储蓄投资转化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转化和间接式流转到投资主体手中。下面的表5-4显示了中国近5年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