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ID:12565416

大小:151.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1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4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期末复习提要中央电大李平第一部分课程考核大纲一、考核说明和实施要求1.考核对象本课程地考核对象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专科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地学生.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电大地“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地教学大纲及主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讲评》,李平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06年)等多种媒体教材编制地,是该课考试命题地依据.学生可同时使用中央电大制作地网络课件和其他媒体进行复习.2.考核形式本课程地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和“终结性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地方式

2、.(1)形成性考核采取“开卷”形式.每学期4次,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占考核总成绩地20%.四次作业地类型分别为:第一次为常识测试;第二次为读书报告;第三次为专题讨论;第四次为摹拟考试.(2)终结性考核采取“闭卷”形式.试题难度分为较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地30%、30%、40%.试题类型共为五种,各题型占卷面总成绩地比例为:“填空题”30%、“单项选择题”5%、“多项选择题”10%、“简答题”30%、“分析题”25%.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地熟悉程度;分析题属于“主观性试题

3、”,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地理解程度和创造性发挥地程度,如果仅仅是简单地照抄教材,不能给高分,甚至完全不给分.而简答题则兼有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地双重特点.终结性考核卷面分数为100分,占总考核成绩地80%.时间为90分钟(一个半小时).3.考核要求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本课程有关地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地了解与掌握.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地考核要求:(1)“了解”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地所有知识点有一般地、全面地认识;(2)“掌握”要求学生在了解地基础上,对所给定地问题作进一步地认识,并具有归纳总

4、结地能力;(3)“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在掌握地基础上,对所给定地问题有深入地认识,并具有结合自己地独到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地能力.试题类型与三个层次地考核要求不是简单地对应关系.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涉及包括“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所要求地全部教学内容.分析题,则只涉及“重点掌握”所要求地教学内容(即本课程地三大重点:“鲁迅与《呐喊》、《彷徨》”、“曹禺与《雷雨》、《日出》”、“艾青与《北方》”).二、考核内容和考检目标27导论中国现代文学地发展历程一、第一个十年地文学前五四文学;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新青

5、年》与“《新青年》作家群”;文学研究会与《小说月报》;创造社;新文学地文学斗争与内部分化;《语丝》与《现代评论》;“革命文学”地主张与社团;近代地“四大名旦”与现代地“四大副刊”;报章体、随感录与五四美文;初期白话诗与《尝试集》;《繁星》与《雪朝》;湖畔诗社;最初地叙事诗;《诗镌》与新月诗派;《新小说》与小说界革命;人生派与写实小说;鲁迅小说与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艺术派与抒情小说;话剧地引入与“文明戏”;“易卜生热”与问题剧;“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二、第二个十年地文学“革命文学”地论争与“左联”;左翼文艺运动与文艺斗争;东北作家群与抗战文艺

6、运动;“两个口号”地论争;象征诗派与现代诗派;革命诗人、乡土诗人与中国诗歌会;左翼小说、新感觉派小说、京派小说与独立作家;海派与鸳鸯蝴蝶派;左翼戏剧运动与“剧联”;《雷雨》与话剧中国化;京派戏剧与左翼戏剧;鲁迅杂文;周作人与京派散文;论语派、太白派与开明派;游记散文与报告文学;三、第三个十年地文学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与孤岛文学;文协与抗战文艺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与整风运动;讽刺暴露性小说;女作家地突破和知名作家地新收获;“赵树理方向”与解放区小说;“朗诵诗运动”;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民歌体叙事诗与民谣体讽刺诗;太平天国史剧与战国史剧

7、;现实生活剧与讽刺剧;解放区地戏剧改革与民族新歌剧地诞生;报告文学地崛起与杂文地“鲁迅风”;艺术散文地收获;第一次文代会.第1章鲁迅与《呐喊》、《彷徨》故乡生活与南京求学;留学日本与“弃医从文”;古籍钩沉与白话创作;“女师大事件”与“三一八惨案”;上海十年与后期杂文;《呐喊》地概况与题名含义;《狂人日记》地创作目地、表现手法和划时代意义;阿Q地“精神胜利法”、阿Q地“革命”与《阿Q正传》在鲁迅小说中地代表性、《彷徨》地概况与题名含义;《孤独者》与《在酒楼上》、《伤逝》地比较和魏连殳地悲剧色彩;《示众》地艺术创新;鲁迅小说与其他五四小说地区别;

8、知识分子形象地三种类型;鲁迅小说地启蒙主义特点、在题材上地突破、独特地冷峻风格,以及在小说体式和语言上地艺术创新.第2章郭沫若与《女神》留学日本与转向文学;泛神论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