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ID:12567888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7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_第1页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_第2页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_第3页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_第4页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使得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不断加大,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推广应用作业成本法和相应的作业成本管理显得越来越必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其次归纳总结了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再次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状况,最后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产生背景 应用现状 前景展望作业成本法是西方发达国家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90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

2、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系统。短短的十几年来,它迅速在全球先进的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等行业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作业成本法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费用分配的科学性,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作业成本法目前在我国仍未被人们普遍认识并接受,因而在我国企业的会计实务中很少被应用。鉴于此,本文就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前景作些粗浅的探讨。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1、成本计算方法的不适应性。因为在新的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经取代了人工,使得

3、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30%—40%下降到现在的不足5%,相反,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却大大增加,同时其内容构成也大大复杂化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还是从提高产品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上看,必须把成本计算的重点放在制造费用上,对制造费用的分配进行变革,传统成本计算时,对制造费用的分配采用简单的按生产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显然不能得到准确的成本信息。2、成本核算内容的局限性。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核算生产过程的成本,而忽视管理过程的成本,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而忽视投产

4、前的产品的开发成本。而事实上,随着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发生了重大变革。由生产作业引起的产品成本大大下降,而由管理作业引起的成本大大上升。从管理的角度而言,产品的成本内容已逐步扩展到企业的各职能领域中,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产品定价及重要产品决策的需要。如果仍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内容,仅仅对局部成本实施管理,必然会引起产品成本信息失真,从而误导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3、成本控制的无效性。传统的成本控制系统使得成本会计人员通常只收集那些易于计算且从表面上看对企业经营有重要作用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价值

5、常常是有限的,它无助于企业管理当局实施控制,那些能够使管理当局对企业经营方面实行有效控制的信息由于计算困难,常常没有收集到,由此,使得传统的成本控制受到诸多的限制,这样就大大地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和适时制的要求,适应新型企业管理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和实务界开始积极研究和推行一种新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于是,作业成本法就应运而生了。二、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学家科勒在20世纪30年代末提出的,并由美国哈佛

6、大学教授卡普兰和罗宾·库珀1988年在发表的“正确计量成本才能作出正确决策”论文中详细阐述了有关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的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再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分开来核算,而是将它们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所付出的代价同等对待,并将它们按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归到不同的成本库。根据作业动因将成本库的作业成本追踪到产品上去,而成本库的成本是依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资源动因)归集得到的。从作业成本法的运行过程分析,它对直接费用的确认与分配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

7、并无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作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是按成本动因将之分配到各产品,这比传统的以直接人工、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等单一的标准分配间接费用更具科学性。作业成本计算法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成本库和采用多种成本动因,可以使间接费用也按产品对象化,从而增加了成本的可归属性,使产品成本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产品消耗资源的真实情况,并最终使管理者能够据以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第二,作业成本法不是简单的就成本论成本,而是对形成产品成本的前因后果进行全方位的索本求源,从前因看,成本是由作业引起的,形成各个作业的必要性如何,要追踪到

8、产品的设计环节,从后果来看,作业的完成实际耗费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的耗费可以对产品最终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做多大的贡献?因而作业成本法拓展了成本控制的范围和内容,使其从单纯的生产成本延伸到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的成本。同时,作业成本法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深入到作业层次,促进了企业整个价值链水平的提高。第三,作业成本法不仅仅是一个费用分配、成本计算的过程,更是一个依据因果关系分析资源流动的过程。作业成本法要求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